《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研究
[Abstract]:German ideology was written by Marx and Engels from November 1845 to August 1846. By clarifying Marx and Engels' different views from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the text thoroughly clears their previous philosophical beliefs. It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matur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hich provides a complete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and transform the world. But it flashes between the lines of the text. Marx and Engels put forward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s practical activities, social relations, personality, ability, talent and so on in view of the "hypocrisy" of the German bourgeoisie at that time and the "abstract" thinking of the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ers. Taking the "realistic individual", who is engaged in the material production activity with the life consciousness, as the foothold to investiga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being; The basic point of understand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is to show the personality of the subject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and the essence of the human being formed on the basis of showing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human being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basic contradiction of society is the fundamental force of 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th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powerful lever of 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o develop productive forces vigorously, to b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the society and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but also to develop education continuously, to strengthen the general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to improve the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of the subject. The thought of 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the history of Marxist hu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plays a role of 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and further enriches the thought of 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A8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J];理论学刊;2000年04期
2 常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陈世润,胡咏春;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4年04期
4 冯开甫;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谈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04期
5 隋秀英;;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陈和水;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当代中国人的建设[J];实事求是;2005年02期
7 路云辉;;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年01期
8 马德普;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06期
9 罗永禄;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0 郑洁;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时代意义[J];探索;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宁;;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述论[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崔建周;;陈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启示[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5年
3 杨文森;;《德意志意识形态》与人的全面发展[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贾东海;;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思想史上闪光的经典——纪念《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160周年[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薛秀军;;分工与“个人”的全面发展——《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语境中的考察[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6 陶笑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曾凡跃;;论《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的个体思想及其独特视角[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贾东海;;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思想史上闪光的经典——纪念《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160周年[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2集)[C];2007年
9 孙云龙;;《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Leben概念中译名评议[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10 熊进;;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共产主义概念——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相关论述的比较来看[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纵横;中日学者对话《德意志意识形态》[N];光明日报;2010年
2 孙达 中央党校中青一班学员;《德意志意识形态》基本原理的当代意义[N];学习时报;2010年
3 北京大学 聂锦芳;唯物史观并未止步于《德意志意识形态》[N];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特约记者 蔺庆春;《德意志意识形态》电子版“第一编辑稿”公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聂锦芳;《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文本学研究的视野内[N];光明日报;2006年
6 本版编辑 魏小萍 聂锦芳 韩立新;聚焦《德意志意识形态》[N];光明日报;2006年
7 韩立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编辑问题[N];光明日报;2007年
8 ;一种新历史观的诞生[N];东方早报;2012年
9 李春放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在历史迷雾中探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张立波;“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阐释”[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邓伯军;《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顾相伟;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云龙;“生活”的发现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继裕;《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2 李娟;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当前中国实践问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3 艾阳;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4 邹琳琳;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5 司薛情;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安徽大学;2016年
6 孙利珠;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7 郭莉英;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8 张庆华;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尹礼政;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段瑞中;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29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129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