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22 19:44
【摘要】:利益整合能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主要内涵之一。加强党的利益整合能力建设,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以其巨大的信息容量、快捷的传输速度、高度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等技术特点,推进了价值观和社会利益关系的进一步多元化和复杂化,同时也使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潜在的风险和现实危机表现得更加复杂、突出和严峻。互联网既给党的利益整合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对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利益整合能力构成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如何站在时代前列,趋利避害,应对信息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的利益整合能力,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个紧迫而严峻的重要课题。本论文在研究执政党利益整合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从网络时代这一现实背景出发,系统地阐明互联网给党的利益整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重点论述了党顺应信息化趋势,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不断提高利益整合能力的具体途径。
[Abstract]:The ability of interest integr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connotations of the ruling abilit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s ability to integrate the interests and properly handle all kinds of interest relations and contradictions for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ruling position of the Par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information age marked by the Internet, the Internet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huge information capacity, fast transmission speed, high openness and interactivity. It promotes the further diversification and complic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lues and social interests, and at the same time makes the potential risks and realistic crises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more complex, prominent and severe. The Internet not only brings a rare opportunity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Party, but also poses a severe challenge to the Party in improving its ability of interest integration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In the face of the information tide sweeping the world, how to stand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times, how to seek advantages and avoid disadvantages, how to deal with informatization, how to strengthen our own construction with the spirit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how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he Party to integrate its interests, and how to better build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t is an urgent and severe task facing our party.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general law of the interests integra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Internet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Party from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of the network age, and emphatically discusses the tendency of the Party to comply with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specific way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terest integration is to make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书聚;;少年儿童与网络时代[J];现代家教;2000年07期

2 吴迪;;网络时代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学习月刊;2000年03期

3 杨广莉;网络时代德育工作初探[J];学习导报;2002年08期

4 石长春,仝德;网络时代的行政法学发展之思索[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5 北京海皮;杨波;;我在BBS的幸福生活[J];北京纪事;2003年19期

6 廉秀君;浅谈网络时代的道德教育问题[J];理论界;2004年06期

7 王金刚,刘保生;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浅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04期

8 刘玉珠;积极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J];求是;2005年01期

9 万美容,陈华;网络时代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特点[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曹鹏;赵艳丽;;网络时代的翻译文学[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涂秀珍;娄东生;;网络时代高校校园舆论环境的特点及营造策略[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2 郑弋晖;;网络时代民族精神研究[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李军;;网络时代如何应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领域的犯罪[A];冶金企业自动化、信息化与创新——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建网30周年论文集[C];2007年

4 黄渊基;;略论网络对少儿期刊采编工作的影响[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韩翠萍;;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6 夏青梅;;网络时代档案馆工作探讨[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郁殿木;刘鸿;孔凡忠;;浅析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杨世松;张志刚;;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几点思考[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桂芳;;论网络时代的企业家素质[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赵小龙;刘士俊;;网络时代文献检索课的改革[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雁翎 李轻舟;网络时代 需要推广传播科学精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2 高春顾;纸媒记者如何应对网络时代[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3 本报特约撰稿 郭小寒;网络时代的音乐:不靠唱片靠现场?[N];南方周末;2009年

4 ;谁是网络时代的王者[N];网络世界;2005年

5 本报记者 郭万盛;世界如何向我们走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6 本报记者 孙敏坚;网络时代的时尚代表[N];湖南日报;2011年

7 孙东岗 王力云 李文明;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N];工人日报;2011年

8 夏昆冈;做网络时代的爱乐者[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9 森林果果;网络时代的他们[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李晓玉;网络时代隐私窃取无孔不入制定专门法规迫在眉睫[N];通信信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卫平;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能力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焦奎;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思想的历史考察[D];武汉大学;2013年

3 刘勇;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工会利益整合—表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侯晋雄;转型期执政党整合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张衍前;网络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危机及对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欧阳勇;网络时代银行中介功能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7 刘克;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社会规则构建[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8 陈喜乐;网络时代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模式与机制[D];厦门大学;2006年

9 程玉红;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和政党变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10 周启迪;网络时代我国体育虚拟组织成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由丽;网络时代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石艳文;论网络时代的参与式民主[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史云峰;网络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D];郑州大学;2003年

4 陶立峰;网络时代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5 张育智;网络时代的顾客关系管理[D];厦门大学;2001年

6 宋志勇;客户关系管理(CRM)及其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7 颜峰;关于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创新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葛娅娜;互联网络的发展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D];青岛大学;2005年

9 管安桂;网络时代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伦理探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蔡登秋;论网络时代的文学阅读[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138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138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6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