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前提性问题探析
[Abstract]:The study of life philosophy in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 is in the ascendant. In the study of Marxist philosophy of life, there are three "prelude problems", namely the "definition" of life philosophy. The defini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of lif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ilosophy of life and philosophy of life of Marxism. Only by deeply understanding and explaining these questions can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of life be realized.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分类号】: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文阁;;我为什么要提出“生活哲学”这个概念[J];长白学刊;2007年01期
2 孙正聿;马克思的哲学观与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1期
3 李文阁;生活哲学:一种哲学观[J];现代哲学;2002年03期
4 李文阁;;我们该怎样生活——论生活哲学的转向[J];学术研究;2010年01期
5 张金伟;李昱;;试论生活哲学的几个问题[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6 孙正聿;;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前提性思考和理论资源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7 杨楹;;马克思生活哲学的出场、实质及其意义[J];学术研究;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传开;单传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探索的逻辑进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袁芬;;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化、大众化及其哲学精神[J];保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白利鹏;;建构新的生活观念与哲学观念的假设性——刍论哲学如何把握生活[J];长白学刊;2007年01期
4 罗敏;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探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薛金慧;;从《大众哲学》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宋俊成;;哲学之生活意蕴[J];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樊宪雷;;《大众哲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范例[J];党的文献;2011年05期
8 鲁芳;;生活哲学视阈下的伦理学研究[J];道德与文明;2012年01期
9 安启念;李新灵;;政治哲学转向与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研究[J];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12期
10 周利生;王钰鑫;;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来源[J];党史文苑;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唐正繁;;我国政治哲学若干问题研究综述[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2 张凤霞;霍伟;;延安时期党的学习活动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异;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实践与认识关系思想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董震;寻找属人的希望[D];吉林大学;2011年
3 冯建辉;当代中国政治转型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魏连;胡绳与马克思主义[D];山东大学;2011年
5 孙建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形成史研究(1899-1940)[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缪柏平;艾思奇哲学道路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李兵;论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的哲学主题[D];吉林大学;2005年
8 陈乐;把哲学变为社会批判理论[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杰;马克思开辟的人学道路[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张艳涛;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国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研[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蔡军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陈永振;从世界观变革看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金如;马克思的生活观和中国模式的生活观想象[D];吉林大学;2011年
5 石慧颖;现代性批判视域中的马克思哲学观变革[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慧;《当代美学的“生活论”转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兰晶晶;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8 赵旭;现实问题视阈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肖姣平;当代中国妇女权利问题之微观视角[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海波;斯大林时期文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D];黑龙江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阁;;我为什么要提出“生活哲学”这个概念[J];长白学刊;2007年01期
2 杨楹;论马克思生活哲学对费尔巴哈的超越——两种生活思维之比较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李文阁;哲学家何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4 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现代哲学的基本趋向[J];教学与研究;2000年01期
5 李文阁;马克思的思维方式[J];教学与研究;2002年08期
6 杨楹;;现实生活:超越“思辨哲学”的历史性转向[J];教学与研究;2007年07期
7 李文阁;生活认识论:认识论之现代形象[J];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8 李文阁,于召平;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之域[J];求是学刊;2000年01期
9 李文阁;哲学:哲学家的生活——马克思的哲学观[J];求是学刊;2002年06期
10 杨楹,张禹东;哲学的生活归宿——对“发展与繁荣哲学”的反思与追问[J];人文杂志;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佃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两个前提性问题[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0年00期
2 贾英健;;虚拟生存何以可能[J];理论学刊;2012年01期
3 姚满林;;论中国现当代主流文化的发展逻辑[J];党政论坛;2013年08期
4 张曙光;;理论的真诚与自觉——论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创新的一个前提性问题[J];哲学动态;2007年08期
5 石国亮;;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几个前提性问题[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东北师大马列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澍军;一个常讲常新的命题[N];吉林日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管松;“无意中影响水下文化遗产的活动”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69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369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