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自为阶级”思想的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8-12-09 21:41
【摘要】:马克思关于"自为阶级"思想有三个理论要点:(1)确立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作为本阶级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2)形成了自己的政党组织和领导本阶级的实践活动。(3)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形成了成熟的阶级意识,以便不断提高本阶级的觉悟。其中,"使命"是核心,"政党"和"理论"则是保证。马克思的"自为阶级"思想,为政党如何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使阶级意识适时更新,转化为整个社会的意识,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Abstract]:Marx's thought of "self-serving class" has three theoretical essentials: (1) it has established its own historical mission, As the unswerving goal of the class, (2) it has formed its own political party to organize and lead its practical activities. (3) it has been guided by revolutionary theory and has formed a mature class consciousness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raise its consciousness. Among them, "mission" is the core, "political party" and "theory" is the guarantee. Marx's thought of "self-serving class" provides important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how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parties, to renew class consciousness in time and to transform it into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whole society.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研究”(编号14AZD13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端,陈永正;E·P·汤普森阶级意识理论评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王立端;阶级和阶级意识理论的重构[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3 刘长军;赵新燕;;卢森堡的阶级意识思想探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伯特尔·奥尔曼;孙来斌;刘近;;一种实践主义者的研究模式:在美国我们如何及为何研究阶级意识(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01期

5 王益灵;;共产党员要增强阶级意识[J];党建研究;1992年01期

6 姚望;李红宇;;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工人阶级阶级意识的重塑[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7 伯特尔奥尔曼;孙来斌;刘近;;一种实践主义者的研究模式:在美国我们如何及为何研究阶级意识(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04期

8 瑞克·范塔西亚;刘建洲;;从阶级意识到文化、行动与社会组织[J];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03期

9 杨希;;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意识理论研究[J];人民论坛;2012年23期

10 马翠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及其优越性——读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J];青年文学家;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建洲;;阶级意识研究述评:理论范式、操作化及其反思~[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2 李养林;;心理学该不该研究人的社会意识?—略评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若干非马克思主义观点[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3 严霄云;魏钦恭;;从“自在”到“自为”:农民工到新产业工人的维权历程[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马驰;无产阶级只有扬弃自身,才能完善自身[N];社会科学报;2005年

2 中共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秦绍德 复旦大学社科部主任、教授 桑玉成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童兵 复旦大学教授、社科部副主任 高国希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蒋学模 复旦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 孙承叔 陈学明;邓小平理论重在创新[N];社会科学报;2004年

3 徐崇温;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穆土;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框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徐圻;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思考[N];贵州日报;2004年

6 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 (美国)《领导论》作者;处理好冲突是领导者必备的素质[N];中国社会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颖;历史总体性辩证法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一致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丁柏会;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3 李月娟;马克思与卢卡奇的阶级意识理论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郁志强;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探析[D];吉林大学;2013年

5 刘小娟;论卢卡奇阶级意识中的总体性思想[D];厦门大学;2009年

6 安培;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初探[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马立华;论卢卡奇阶级意识中的主体性思想[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毕艳红;工人阶级意识衍生存续的分析框架[D];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

9 胡伟;《帝国》启示录:21世纪资本主义的秩序,生产与反抗[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10 魏智慧;农民工阶级意识的形成及其归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70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370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1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