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新阶段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评述

发布时间:2019-03-11 14:14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呈现出三个亮点: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更加强调全面性,凸显了邓小平全面改革思想;二是挖掘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更加注重顶层设计问题;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更加侧重理论创新与改革路径优化,推进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我国学界相关研究推动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向深度和广度的延伸拓展。
[Abstract]:Since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the study of Deng Xiaoping'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ory has shown three bright spots: first, the study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ory emphasizes the comprehensiveness and highlights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f overall reform; The second is to excavate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f system construction, the theory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top-level design; Third, the study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ory emphasizes more on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reform path optimization, which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Deng Xiaoping'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ory. The relevant research i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has promoted the extension of Deng Xiaoping'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ory to the depth and breadth.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A849;F12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树青;;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J];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02期

2 张井;;要进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石仲泉;;“南方谈话”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未来发展——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02期

4 陆源辉;;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目标价值——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5 冒天启;坚持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构建中国的经济学新体系[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6 谭劲松;;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纪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30周年[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5期

7 雷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就在四个坚持——对《邓小平年谱》一个重要论断的初步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02期

8 梁丽华;;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探索:经济全球化视角[J];特区经济;2006年08期

9 吴振磊;吴丰华;;“后改革时代”的现实路径选择——“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暨后改革时代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学术论坛”综述[J];改革;2012年05期

10 陈红心;;邓小平南方谈话与重聚中国改革共识的路径选择[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袁银枝;浅谈制度主客体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郑文瑜;试论学分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6 焦秀君;;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7 邓晓宇;;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8 宋晓荣;;探析邓小平的制度建党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郑文瑜;;从加强师德建设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王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郑陈荣;;论公平正义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及其实践原则[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祺国;;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高燕;;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建国;新疆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霍跃;中国民间投资国际拓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樊新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晓晶;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秦晓宇;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党洁;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传承与发展[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唐任伍,王宏新;宪政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的制度选择[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2 牛秀英;论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J];经济师;2005年07期

3 Jeffrey Sachs;胡永泰;杨小凯;;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J];经济学(季刊);2003年03期

4 潘子友;批判性反思与邓小平理论的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8期

5 冷溶;;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及其重大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08期

6 张忠有,王炳森;邓小平理论科学精神蕴涵来源及时代文化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7 周弘;福利国家向何处去[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书亮;;浅析科学发展观在理论创新上的几点重大贡献[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孙海军;;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J];理论观察;2006年03期

3 汤玉权,高小兰;理论创新与党的先进性再造[J];党史文苑;2005年04期

4 邵艾青;;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论创新的特点及启示[J];前沿;2005年12期

5 洪伟;;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创新[J];探索;2007年06期

6 苏志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及其理论创新解读[J];南昌高专学报;2008年03期

7 赵丽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发展和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6期

8 侯远长;科学发展观的十大理论创新[J];理论前沿;2004年09期

9 王群;;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J];甘肃农业;2006年02期

10 张志明;;党的理论创新与科学发展观[J];学习论坛;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曹勇;郝胤舟;;“三个代表”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伟大的理论创新[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源;从《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38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438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d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