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风险社会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12 07:20
【摘要】:本文在对风险社会理论学者和学派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风险社会的概念、来源、特点和超越问题,这是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风险社会理论进行比较,指出其中存在的继承和冲突关系,并辩证地评价了风险社会理论的进步性和问题。中国风险社会由于其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在现代化阶段上的差异性,导致其与西方风险社会存在本质和表象的不同。这其中既有来自外部环境的资本主义全球化和国际风险分配问题,又有源于内部的三大动因,包括发展逻辑主导的多源性社会风险,社会公器和消费媒介双重认同下的风险传播,以及社会失范状态下的大众心理。本文提出以政府、媒体和社会大众三类主体构建的“风险管理结构”,并从各自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出发,阐释了中国风险社会的应对之道。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scholars and schools of risk societ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cept, origin,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cendence of risk society, which is the main content of western risk society theory.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Marxist theory with the risk society theory, points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heritance and conflict, and dialectically evaluates the progress and problems of the risk society theory. Chinese risk society is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risk society because of its uniqu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s well as its differences in the stage of modernization. There are not only the problems of capitalist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risk allocation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but also the three internal causes, including the multi-source social risk dominated by development logic. The risk transmission under the dual identity of social tools and consumption media, as well as the public psychology in the state of social derang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isk management structure" constructed by the government, the media and the general public, and explain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risk society in China from their respective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楚明;胡象明;;风险社会视阈下的税收风险及应对——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斯万·欧维·汉森,刘北成;知识社会中的不确定性[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3年01期

3 刘莹;;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1期

4 史安斌;;风险社会更需公关传播[J];国际公关;2010年01期

5 李桂花;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异化思想[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06期

6 李景治;;“和谐世界”:中国国际战略的新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05期

7 杨雪冬;风险社会理论述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姜玉欣;;风险社会与社会预警机制——德国社会学家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启示[J];理论学刊;2009年08期

9 徐敏峰;;世界历史理论下的风险社会[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10 史安斌;;化危为机:风险社会中的危机传播[J];绿叶;2009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闫少洁;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范利琴;试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风险社会的治理[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3 陈萌萌;风险社会背景下政府治理的路径选择[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陈云娜;马克思的风险社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陈治国;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郝建梅;风险社会:一种新的社会发展形态[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林丹;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探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王岩;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风险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56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456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e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