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哲学的双重维度

发布时间:2019-05-15 13:56
【摘要】:毛泽东哲学具有双重维度,即以客观规律性为核心的决定论维度和以自觉能动性为核心的能动论维度。毛泽东哲学的决定论维度与能动论维度相互依存、相互制衡、相互转化,形成了一种充满内在张力的思想结构。毛泽东获得巨大成功的思想基础是他将决定论维度与能动论维度辩证地结合起来,深刻把握了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中国革命规律,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及其重大变化,正确地制定了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把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与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具体地历史地统一起来。毛泽东晚年重大失误的思想产生的原因就在于他强化了其能动论维度而削弱了决定论维度,使其思想结构陷入严重失衡状态,走向某种唯意志论的思想误区。
[Abstract]:......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暨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理想与现实张力之历史性建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同构性研究”(项目批准号08BKS005) 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开放课题
【分类号】:A8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南n\;;理论与实践的多重关系或理论的多重用途析论——一个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早期发展历程的考察[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显元;;二元 多元 和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孙显元;;立足现代,继承传统,自由创新——评《方法学——科学发现的理论基础》[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胡志强;论力、能量和熵的概念在基础物理中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姜玲玲;;复杂性思维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胡兆胜;;科学创新中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的辩证关系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胡志强;力、能量、熵及其相互关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7 张一方;;易的结构演化及其数学基础和发展,生态及系统的生克模型[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于秀彬;复杂系统的自组织性分析[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9 徐通锵;思维方式与语法研究的方法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黄京飞,刘次全,王莹;分子进化研究:Ⅱ.5SrRNA序列的分形与分子进化的关系[J];动物学报;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玉海;杨光;余大亮;;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金沙能源系统开发的科学发展观初探[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

2 欧阳志远;;再论“循环型经济”与“节约型经济”[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3 陶迎春;;浅析量子阶梯与学科交叉方法[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任世贤;;论网络时差[A];贵州工程项目管理论文集(2010)[C];2010年

5 任世贤;;网络数学模型的科学性与项目管理软件的网络定量分析——三种网络计划技术比较之五·网络所指篇(1)[A];贵州工程项目管理论文集(2010)[C];2010年

6 郝建宇;;热力学黑洞和时空的热力学性质[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0(8)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8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宋践;;当前我国犯罪及其控制[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8 张玉海;;金沙能源开发战略的系统研究[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9 左芳;;世纪之交多样性世界文化里的中国影视——民族性与国际性背景下的女性叙事话语[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李志强;刘春梅;;基于耗散结构的企业家创新行为系统熵变模型[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宁琳;新生代小说创作与批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春野;基于协同动力机制理论的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方永恒;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胜君;论政府流程再造的动力、阻碍、演化与策略选择[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周宝荣;走向大众:宋代的出版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曹泽;区域创新资源投入结构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靖大伟;基于远程控制的大型项目协同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苏玉娟;科恩的科学编史思想与方法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静萍;论老舍和赵树理小说创作中的二元对立思维[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丁伟;始秩序,,致混沌[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刘硕;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的意义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秦溪;复杂性视域下的社会工程设计[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晖子;基于信息熵理论的流域地形和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刘袁浩;耗散结构理论中的自组织行为[D];兰州大学;2011年

7 范丁婕;山西煤炭企业资产重组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杨檄;企业并购财务整合评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杨卜海;自由选择何以可能[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偾艳;中外中学化学原理性实验的系统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南n\;;改变世界的哲学何以可能(上)——从马克思到后马克思主义[J];学术月刊;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昌英;;马克思审视人的本质的双重维度探析[J];理论与改革;2013年05期

2 王昌英;;马克思审视人的本质的双重维度探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3 常庆林;;从性质和任务双重维度论我国民主党派的代表性[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余京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双重维度——科学精神与道德精神之生成性统一[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张曙光;科学与人文:马克思哲学的双重维度及其统一[J];理论探讨;1998年04期

6 ;“思想史与现实双重维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研讨会召开[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04期

7 秦慧源;;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双重维度——微观理论范式与宏观理论范式[J];唯实;2012年11期

8 房玫;;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双重维度的统一[J];江淮论坛;2011年02期

9 陈燕霞;;用“元典精神”和“创新精神”双重维度刍议“世界历史”理论[J];前沿;2013年03期

10 申永贞;王新举;;论当下境域中以人为本的双重维度[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付秀荣;苟静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维度与全球化应对[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第一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王海锋;从思想史和现实双重维度开掘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戴兆国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文化自觉的双重维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记者李玉;马克思主义研究:注重思想史与现实双重维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李潇潇 王海锋;思想史与现实双重维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余开亮;“性朴”与“性恶”:荀子论人性的双重维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梁昕照;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迈向纵深[N];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王珍;今天,我们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N];解放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方啸天;唯物史观在中国[D];复旦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静;马克思实践人道主义双重维度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2 苗捷;马克思唯物史观双重维度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477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477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d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