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与“实现”哲学的辩证关系及其当代意义
[Abstract]:......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马克思‘消灭、实现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3MLZX007YB)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大可;周何;;齐泽克论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J];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09期
2 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者关于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新观点[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传友;;时间间距:意义的创生之渠——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李雅菲;张红跃;;浅析阿多诺的“中介”范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3 王志军;;现代性和钱: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的理论旨趣与现实意义[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4 沈湘平;;以“回到”的方式“经过”[J];北方论丛;2010年01期
5 邱运华;;以“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全国文化中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沈湘平;;回到整体的历史科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刘丽;代表人民利益:一条不变的历史红线——从《共产党宣言》、《为人民服务》到"三个代表[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6期
8 王平;;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J];才智;2011年08期
9 李慧娟;;总体性与辩证法[J];长白学刊;2010年04期
10 孔扬;姜大云;;把“世界”理解为“历史”的理论意义与三重前提——论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原则的形成基础[J];长白学刊;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傅德本;;自然辩证法何以安身立命——读刘啸霆教授文章的几点认识[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马拥军;;从唯心主义总体性到唯物主义总体性——兼评卢卡奇对《历史与阶级意识》的自我批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曾德华;;社会现实:来自奥尔曼的观点[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4 张克文;;马克思的文采——兼对当前政论文语言的思考[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5 岳丽艳;王海传;;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道德提升的同向性的人学追问[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于洪生;;文化视域下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7 白刚;;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模式的转换[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第二辑)[C];2011年
8 刘继高;夏从亚;;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视阈下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A];回顾与创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成立30年纪念暨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岑孝清;;文化的科技创意与人的自由发展[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田心铭;;文明进步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对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的一点理解[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爱萍;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宁;一体与异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林国荣;马克思《历史学笔记》在19世纪中晚期欧洲史学传统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志元;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赵异;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实践与认识关系思想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孔扬;《资本论》研究方法的世界观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张小红;罗莎·卢森堡总体性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许勇为;马尔库塞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清涛;马克思学说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荣珍;科技异化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祝燕;媒体健康传播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程治隆;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邹玉兰;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张毕晓;从“同路”到彻底决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康华;福斯特的生态危机理论[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萌彦;从《历史与阶级意识》到《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D];河南大学;2011年
8 舒畅;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庄忠正;历史哲学还是历史科学[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赵艳君;卢卡奇的合类性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文龙;;马克思阶级意识形成思想的当代阐释[J];嘉兴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2 陈振明;青年卢卡奇的阶级意识理论——评《历史和阶级意识》的中心论题[J];社会主义研究;1992年05期
3 陶火生;郭健彪;;时代主题视阈下的阶级意识:马克思与后马克思思潮[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3期
4 应国良;;列宁阶级意识论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1年26期
5 谢成宇;孙来斌;;革命主体与阶级意识:《共产党宣言》的有关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江汉论坛;2011年02期
6 旷三平;诘问与反驳——马克思社会预见理论的现代“碰撞”[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年01期
7 郭芙蓉;;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划分双重视角及现实反思——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到阶级意识为透析视角[J];前沿;2010年21期
8 凯斯 E·福格森;刘建洲;;阶级意识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一个艰难的综合[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郭芙蓉;苏和军;;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阶级意识”理论思想[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刘海龙;张盖伦;;列宁的“灌输”思想[J];新闻前哨;2013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中共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秦绍德 复旦大学社科部主任、教授 桑玉成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童兵 复旦大学教授、社科部副主任 高国希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蒋学模 复旦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 孙承叔 陈学明;邓小平理论重在创新[N];社会科学报;2004年
2 穆土;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框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徐圻;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思考[N];贵州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月娟;马克思与卢卡奇的阶级意识理论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91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491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