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求索马克思的改变世界的世界观

发布时间:2019-07-31 16:21
【摘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展现的思想极为丰富,然而其中的哲学问题仍是理解这篇重要文本的基础。因此,本文选取其中五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即感性活动、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人的本质、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并深入阐述其内涵,进而为理解《提纲》文本的全部内容打下牢固的基础。 依据对这五个哲学问题的深刻理解,本文把握到了实践是贯穿《提纲》始终的一条红线,甚至是理解《提纲》乃至《提纲》以后的马克思所写的相关著述的核心概念。所以理解实践这一概念对把握马克思主义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文紧紧围绕《提纲》梳理思想史上对实践这一概念的解读,从而掌握马克思对这一概念所做的革命性的颠覆。 《提纲》在马恩思想的一致性问题上具有文本与思想的双重意义。本文以与《提纲》关系极为密切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终结》)为文本依据,论证恩格斯所论及的哲学根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与马克思的《提纲》思想的深刻一致性。然后进入文本字句分析,对比马克思的《提纲》和恩格斯修改后的《提纲》,论证修改仅为技术性处理,并非所谓的马恩思想的分裂或对立。 本文在阐明研究内容、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结论和研究方法后,,研究的视野转向对《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价值和对中国现实的意义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A8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虎学;;马克思“社会”概念研究述评[J];高校社科动态;2009年02期

2 刘森林;;为什么我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不重视施蒂纳?[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谢礼圣;吕增奎;;青年马克思理论视域中的现代国家——评《青年马克思:德国哲学、现代政治和人类繁荣》[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6期

4 卢现祥;马克思理论对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年04期

5 王虎学;;马克思“社会”概念研究回溯[J];唯实;2009年05期

6 徐建立;;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批判思想的价值目标[J];前沿;2009年10期

7 朱进东;;马克思《大纲》研究50年[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洪韵珊;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与改革[J];社会科学研究;1991年01期

9 邹广文,邵腾;宗教批判对马克思理论形成的作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格·巴加图里亚;柳·瓦西娜;李兴耕;;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成果[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迪;;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及对中国的影响[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2 陈学明;马拥军;;马克思主义的命运——苏东剧变后西方四大思想家走近马克思的启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3 戴生岐;;回到马克思,发展马克思——陕西省2010年马克思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4 韩立新;;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的生态学问题[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5 刘啸霆;;重读恩格斯——全球化背景下诠释和发展马克思理论的必然选择[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M.考林;黄陵渝;;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异化观[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7 许斗斗;;论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性和过程性——兼与张奎良先生商榷[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胡世祯;;是批评还是赞扬?——评《生产要素价值论的逻辑错误》[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雅林;;“生活/生产”互构: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体系的再解读[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刘孟学;;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方法论分析[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中堂;加强马克思遗著出版的几点建议[N];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陆遥译;当前危机导致马克思理论的回归[N];经济参考报;2009年

3 花蕾 袁和静(书评人);马克思如何看待21世纪[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4 余亮;@马克思[N];东方早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李舫;回归马克思的思想本真[N];人民日报;2011年

6 辽宁大学 宋伟;后现代主义并未超出马克思理论视域[N];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包心鉴;准确把握马克思理论的整体性和统一性[N];人民日报;2007年

8 [法]Jean-Claude Delaunay;国家在现代马克思理论中命运如何[N];社会科学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陈颐;马恩岛:通往欧洲市场的海上门户[N];经济日报;2010年

10 张燕喜;细读马恩的两个基本思想[N];北京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玉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江胜珍;论马克思的公平思想[D];中南大学;2012年

3 李芸;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历史生成及其对传播学的影响[D];上海大学;2012年

4 王光秀;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韩景云;马克思政党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韩泽栋;理解“晚年马克思”[D];河南大学;2011年

7 齐敏;马克思封建制思想的理论视野[D];黑龙江大学;2013年

8 田志亮;马克思政治哲学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李楠;人类的命运与历史的指向[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张永红;马克思的休闲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方;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实践视域[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

2 赵丽;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形成的文本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3 王淼;马克思理论的现代性意蕴及其当代启示[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胡葆芸;马克思的社会科学观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5 罗昊苏;马克思正义观之方法论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刘娴靓;马克思历史主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雷;马克思语言观的当代阐释[D];广州大学;2010年

8 王慧;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贺;马克思与生态学思想的关系及其实践意蕴[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吴佩琦;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21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521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0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