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中的民生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19-12-02 00:01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了大量探索,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对古人的成果进行了扬弃,指出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消灭异化,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最终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需要、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民生是人民的生计,民生问题的实质也是人的生存、发展和延续的问题,它不仅是社会建设问题,也是哲学研究的范畴。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我国现实民生建设的指导,具体分析我国民生问题的现状特点、形成原因,进而制定出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我国民生将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民生建设还存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生态环境和事故安全等突出的问题;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正确认识民生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具体采取大力发展生产力、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民生法制建设和完善社会事业建设等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善和保障民生对于践行中国共产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共有四章构成:首先,导言部分。包括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其次,,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概述。本部分包括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历史渊源、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民生价值,为下文提供理论基础;再次,我国民生问题的现状及成因。本部分首先列举民生问题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民生问题的行成原因;最后,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部分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提出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喀什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A811;B0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田成平;;发展劳动保障事业 增进人民福利——十六大以来我国劳动保障事业的主要成就[J];中国劳动保障;2007年11期

2 ;从“蜗居”走向“安居”——怎么看房价过高[J];党的建设;2010年08期

3 董雪梅;公共财政:我国市场经济财政的必然选择[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李振宇;;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李晓红;;加强民生建设势在必行——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6 田成平;;发展劳动保障事业 增进人民福利——十六大以来我国劳动保障事业的主要成就[J];求是;2007年19期

7 周晓敏;马国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哲学语境[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8 华颖;;中国政府自然灾害救助局限性的分析——基于汶川地震救助实践的反思[J];社会保障研究;2010年02期

9 马秀贞;于慎澄;;民生问题的要义解读及现实思考[J];理论学习;2008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曲建华;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力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裴莉;和谐社会视野下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公正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王晓青;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执政为民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3 冯召刚;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4 杨同萍;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及基本经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芳;邓小平民生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史坤;制度创新与人的全面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冬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68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568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5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