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时间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19 20:51
【摘要】:马克思的时间——社会时空,实际上就是劳动者的生活时间,,它的本质是人们的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研究社会时空就是研究劳动者的生活时间。劳动者的生活时间应当成为马克思的整个社会历史理论的根本性范畴之一,而对它本质的认识这一点,不仅对理解马克思的时间理论具有决定意义,而且对理解社会时空及其内部结构同样具有决定意义。 “黑格尔的时间”就是绝对精神的思辨的生命历程,它的本质就是绝对精神的运动形式——思维形式。从黑格尔到马克思,“时间”从绝对精神的生命历程转变为了处于一定的社会生产活动中的现实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时间”的本质从思维形式转变为了这些个人的一定的社会生产形式。 交换价值这种形式是资本主义社会时空研究的起点。认识了它也就认识了资本主义社会时空的一般本性:资本主义社会时空是一种颠倒的、异化的社会时空,在这种社会时空中,空间规定是占支配地位的。工人的工作日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时空的纯粹形态。研究资本主义的社会时空就是研究工人的工作日。马克思的工作日理论不仅为理解资本主义的社会时空提供了一把钥匙,也为理解阶级社会的社会时空提供了一把钥匙。研究阶级社会的社会时空就是研究阶级社会劳动者的劳动时间。 在原始社会中,获取食物的时间始终是社会时空的中心。在阶级社会中,整个社会时空都围绕着无酬劳动时间旋转。当无酬劳动时间归劳动者自己占有,社会时空旋转的轴心就从无酬劳动时间转变为了自由时间。这是劳动者的生活时间,同时也是社会历史时空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变革。实现这一变革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变革社会生产关系——废除私有制。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016.9;A8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国璋;唯物史观应重视社会时空的研究[J];学习与探索;1996年02期

2 吴国璋;论人的活动与社会时空[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3 曾庆发;马克思哲学时空观刍议[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朱瑞忠,陈国跃;论可持续发展观的社会时空特性[J];浙江学刊;1999年03期

5 刘向博;;社会时空·科学技术·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19期

6 邓永思;社会时空论[J];现代哲学;1986年04期

7 高鸿;近年来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研究综述[J];教学与研究;2003年10期

8 李荫榕;王彩霞;;信息化条件下的社会时空变革[J];学术交流;2005年11期

9 吴从众;社会时空的辩证特性[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张明仓;社会时空·科学技术·人的自由——从马克思的视角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力群;;论“信息时空”——从宏观的角度探索[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余静;;马克思的自由时间范畴及其当代意义[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3 韩美兰;;从自由时间看社会发展与进步两种尺度的统一[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4 钱伯海;;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逻辑思考[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5 李光远;;第十讲 资本主义之谜[A];学习历史唯物论二十讲[C];2004年

6 钱伯海;;改革开放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巨大创新[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7 唐国增;;《资本论》研究中值得注意的一条理论主线[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8 钱伯海;;物化劳动与价值创造[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9 胡钧;;论按生产要素分配——阐释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10 陈学明;;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否定与肯定[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4)[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艳君 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哲学院;关注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微观维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记者 朱可江 金强;传统篾编工艺织出特色产业[N];三峡日报;2006年

3 克东县县长 董颖秋;要“出口”也应重“内消”[N];黑龙江日报;2006年

4 孙喻奇;出去能挣钱 回乡能创业[N];辽宁日报;2007年

5 ;省长“两个等式” 为农民指“财路”[N];吉林农村报;2007年

6 常福江;农业结构调整应突出“四治”[N];发展导报;2002年

7 陶火生 梁悦凤;发展的哲学思考[N];安徽日报;2004年

8 赵家治;农村焚烧玉米秆的思考[N];吉林日报;2007年

9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 刘彦君;观念 创作 思路[N];光明日报;2009年

10 记者 于碑碑 特约记者 孙景龙;民富村美奏和谐[N];协商新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2 彭大鹏;权力:社会空间的视角[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韩金起;资本与现代社会[D];复旦大学;2012年

4 于微;马克思劳动论题的历史解读[D];吉林大学;2012年

5 王淼;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批判[D];吉林大学;2010年

6 杜宪升;《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现实前提”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王宵前;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实践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8 齐敏;马克思封建制思想的理论视野[D];黑龙江大学;2013年

9 王清涛;马克思学说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李春建;安东尼奥·内格里非物质劳动理论探析[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杨;“马克思时间理论”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2 陶蕾韬;马克思主义时空观视域下的科学发展观[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周后唐;马克思的时间观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4 菅强;马克思自由时间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庆真;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乡村社区内发动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烨;《资本论》的历史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田进;历史主义的人性观[D];吉林大学;2012年

8 孙杨;关于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形上之思[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董纪磊;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刚;杜甫登高诗及其人文底蕴[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571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571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7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