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论虚无主义的双重维度及其破解路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昌英;;马克思审视人的本质的双重维度探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2 席成孝;;马克思考察西欧社会现代转型的双重维度及其现实意义[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常庆林;;从性质和任务双重维度论我国民主党派的代表性[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张曙光;科学与人文:马克思哲学的双重维度及其统一[J];理论探讨;1998年04期
5 余京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双重维度——科学精神与道德精神之生成性统一[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思想史与现实双重维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研讨会召开[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04期
7 秦慧源;;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双重维度——微观理论范式与宏观理论范式[J];唯实;2012年11期
8 房玫;;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双重维度的统一[J];江淮论坛;2011年02期
9 陈燕霞;;用“元典精神”和“创新精神”双重维度刍议“世界历史”理论[J];前沿;2013年03期
10 申永贞;王新举;;论当下境域中以人为本的双重维度[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王海锋;从思想史和现实双重维度开掘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戴兆国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文化自觉的双重维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记者李玉;马克思主义研究:注重思想史与现实双重维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李潇潇 王海锋;思想史与现实双重维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余开亮;“性朴”与“性恶”:荀子论人性的双重维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静;马克思实践人道主义双重维度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75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575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