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9 00:40
【摘要】: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就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部署,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策略构想,党的十八大将这一构想具体化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思想,可见,中国共产党对城乡统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实现城乡发展能够达到统筹的工作思路不断具体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已经将城乡关系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实际存在的问题,摆在了所有理论研究者的面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能够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与处理中国的城乡关系,促进城市与乡村间和谐发展提供方向。城乡关系是一个在人类社会中处于基础地位的范畴,同时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外城乡发展研究学者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贯高度关注城乡关系这个课题。本文研究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领会其理论内涵,探索其主要内容,把握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目的是为推进城乡关系和谐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本文对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分析与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背景和意义,并针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述评,同时叙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的确立,这一部分认为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城市化的形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空想社会主义者和经济学家对城乡关系的探索,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为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章节还详细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城乡分离的原因及影响、工农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消灭城乡对立,达到城乡融合目标的方式。第三部分:列宁、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其实践,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列宁、斯大林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结合俄国实际国情,仔细思考了城乡关系并对其作出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理论上分析了俄国城乡差别的影响和城乡对立的根源,并结合俄国社会的现实情况,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探究了俄国消除城乡对立的方法。第四部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主要介绍中国几代中央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在中国不同的历史阶段,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状况出发,都对城乡关系作出了切合中国当时国情所需的阐述,他们都致力于协调城乡关系,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第五部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的价值,主要论述了在当前社会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对于中国认识和解决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以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价值,对于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价值。论文的最后是结论,这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文整体上的脉络,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开始,到列宁、斯大林在俄国对其运用与发展,再到中国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城乡关系理论的不断完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能够与时俱进,彰显了其对协调城乡关系,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A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婧;;城乡关系的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知识经济;2016年01期

2 董济杰;;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中国化进程[J];理论月刊;2016年06期

3 陈明星;;《体国经野: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理论与历史》述评[J];地理学报;2014年12期

4 王松德;;调整失衡城乡关系 走城乡发展一体化之路[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5年05期

5 王宏霞;;我国城乡关系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5年18期

6 白启鹏;衣保中;;基于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年06期

7 张慧芝;;近代城乡关系二元化分离的特征及动因分析——基于海河流域的考察[J];城市史研究;2017年01期

8 潘博;;城乡关系视角下余秀华诗歌的解读和接受[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年09期

9 刘守英;;需要重新审视城乡关系[J];中国民商;2017年10期

10 刘祖云;;中国社会城乡关系专题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邦铭;;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创新发展[A];决策论坛——基于公共管理学视角的决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5年

2 陈明生;李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政策的发展[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3 刘二仁;陈克毅;杨波;;新时期城乡关系研究[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4 马晓河;;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是解决五大失衡问题[A];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陈克毅;;协调城乡关系之浅见[A];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邵峰;;浙江城乡关系变迁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蔡金升;;村企互动——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途径[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周陈曦;谢元态;;中国城乡关系的金融学透视[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居占杰;;我国城乡关系阶段性特征及统筹城乡发展路径选择[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10 王洪超;谢元态;陈芳娣;;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学透视[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采访部记者 贾佳;从重塑城乡关系的角度挖掘上海乡村文化的时代内涵[N];东方城乡报;2018年

2 浙江农林大学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长金;重塑新时代城乡关系[N];浙江日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袁琳;重塑城乡关系 促进协调发展[N];广西日报;2018年

4 本报评论员;重塑城乡关系落实协调发展[N];三峡日报;2018年

5 南京农业大学 盛开;重塑城乡关系 加快融合发展[N];经济日报;2018年

6 贾佳;重塑上海城乡关系更需要人才支撑[N];东方城乡报;2018年

7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吕萍;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对新时代的启示[N];黑龙江日报;2018年

8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赵旭东;城乡关系视野下的理想中国[N];中国民族报;2018年

9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委书记 赵洪山;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应重塑城乡关系[N];经济日报;2018年

10 刘景华;欧洲历史上城乡关系的演变[N];东方城乡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丰华;中国近代以来城乡关系变迁轨迹与变迁机理(1840~2012)[D];西北大学;2013年

2 杜漪;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经济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陈睿;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城乡和谐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4 马军显;城乡关系:从二元分割到一体化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李超;基于城乡等值的城乡关系格局、机制与路径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6 刘伟;工业化后大城市地区城乡关系转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7 汤卫东;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路径、模式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武小龙;城乡“共生式”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9 杨翼;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周凯;中国城乡融合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杨;田园视角下《迈克尔》中城乡关系研究[D];燕山大学;2017年

2 李琴;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8年

3 郑一梦;新世纪乡土叙事中的城乡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4 钟涛;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广西大学;2018年

5 马炎林;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6 温政;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辽宁大学;2017年

7 罗雪贞;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广州大学;2017年

8 周学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7年

9 杨婧;列宁城乡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

10 朱海利;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05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605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f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