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民族自决权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10:26
本文关键词:列宁民族自决权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列宁的民族自决权思想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理论之一,它不仅在20世纪初的苏俄成为现实并较为妥善地解决了国内民族问题,而且逐渐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并为其他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但毋庸置疑的是,列宁民族自决权思想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话题,不断的遭受质疑和反对。冷战结束后,新民族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民族分裂分子扭曲和滥用民族自决权原则以达到分裂国家的目的,对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近年来,我国的民族分裂分子也打起了“民族自决权”口号,其民族分裂活动逐渐增多,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统一和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因此,本文以列宁关于民族自决权论述的相关文献资料为根本出发点,在深入研读列宁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对列宁的民族自决权思想做出比较完整,比较系统的梳理和阐述。本文以理论分析和具体实践为基本主线,一方面阐明列宁民族自决权思想的真实内容;另一方面论述该思想在具体实践中的正确运用和歪曲背离的实际情况。本文力争对列宁民族自决权思想做出比较科学的总结,为我国处理民族问题,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一些启示,这也是该论文选题和写作的根本目的所在。 本文除前言外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列宁民族自决权思想的来源和历史背景。第二部分主要是从主要内容和特点两个方面来全面论述了列宁的民族自决权思想。第三部分主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社会主义俄国对民族自决权的运用情况。最后一部分是联系当今民族分裂运动的具体情况,论证民族分裂运动对民族自决权的滥用和歪曲,并为我国正确处理民族矛盾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列宁 民族自决权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分离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A8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前言8-14
- 一、选题意义8-9
- 二、研究现状9-11
- 三、研究方法和文本结构11-12
- 四、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12-14
- 第一章 列宁民族自决权思想的来源和历史背景14-22
- 一、民族自决权的产生和发展14-17
- (一) 民族自决权思想的萌芽14-15
- (二) 民族自决权发展成为一项国际政治原则15
- (三) 二战后民族自决权成为国际法的一项原则15-17
- 二、列宁民族自决权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17-22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自决权思想的影响17-18
- (二) 国际政治斗争形势和民族运动兴起的需要18-19
- (三) 俄国国内民族问题和阶级斗争的实际情况19-22
- 第二章 列宁的民族自决权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2-30
- 一、列宁民族自决权思想的主要内容22-27
- (一) 列宁民族自决权早期的涵义22-23
- (二) 列宁民族自决权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拓展23-25
- (三) 列宁民族自决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发展25-27
- 二、列宁民族自决权思想的主要特点27-30
- (一) 目的性——促进各民族的联合和融合27
- (二) 阶级性——服从无产阶级革命的利益27-28
- (三) 具体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理论根据28-30
- 第三章 苏俄对列宁民族自决权的实践30-40
- 一、列宁时期对民族自决权的运用30-34
- (一) 列宁坚决贯彻落实民族自决权30-31
- (二) 列宁接受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维护民族自决权31-33
- (三) 坚决反对大俄罗斯主义,把民族自决权写入宪法33
- (四) 建立民族自治实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33-34
- 二、苏联时期对民族自决权原则的运用34-40
- (一) 苏联时期对民族自决权原则的贯彻和落实34-36
- (二) 苏联时期对民族自决权原则的背离36-40
- 第四章 民族自决权的曲解滥用及当今启示40-50
- 一、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概况40-43
- (一) 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运动激荡全球40-41
- (二) 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分离性和暴力恐怖性41-42
- (三) 目前我国民族分离运动的形势42-43
- 二、民族分离主义运动是对民族自决权的歪曲43-46
- (一) 列宁的民族自决权不是民族分离的挡箭牌43-44
- (二) 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权原则也不是民族分裂的保护伞44-46
- 三、民族自决权原则对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启示46-50
- (一) 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维护国家统一46-47
- (二) 坚持、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7-48
- (三) 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48-50
- 参考文献50-54
- 致谢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建中;论国家主权与民族自决权的一致性与矛盾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张祥云;;列宁“民族自决权”思想缘起探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年04期
3 张祥云;;列宁民族自决权理论的思想内涵[J];东岳论丛;2012年02期
4 陈联璧;列宁的民族自决权思想新议[J];苏联东欧问题;1989年04期
5 孙锡安;;苏联解体的民族原因透视[J];今日前苏联东欧;1992年03期
6 马寅;;民族自决权理论溯源及其内涵嬗变[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3期
7 吴玉娟;;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权[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曾璐;民族自决权与国家主权[J];国际观察;2002年02期
9 庞森;关于民族自决权的一些思考[J];国际问题研究;1997年02期
10 陈联璧;苏维埃联邦制问题新探[J];苏联东欧问题;199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娟;国家主权与民族自决权之间关系的嬗变[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程太霞;冷战后世界民族主义浪潮对我国民族问题的警示[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曹晓晨;“民族自决”原则在俄罗斯政治解决车臣问题中的困境[D];外交学院;2005年
本文关键词:列宁民族自决权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4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74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