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A8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秋鸽;刘建林;;论实践视阈下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及当代意蕴[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徐立伟;;试论“人化自然界”蕴含的美学冲突[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3 金瑶梅;;马克思人化自然观视域中的绿色发展[J];现代哲学;2016年05期
4 余满晖;;从哲学人化自然观到科学人化自然观——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转变[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5 詹昌海;潘伟华;胡园园;;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J];学理论;2015年04期
6 吴倩倩;;关于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及其关系的新思考[J];祖国;2017年03期
7 乔筱芸;;人化自然的哲学涵义探析[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7年04期
8 卢波;敖天颖;;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对解决生态问题的启示[J];人民论坛;2012年11期
9 杨庆;;关于“人化自然”的两种分类及其意义[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年04期
10 袁牧华;;“人化自然”与“审美呈现”[J];美与时代(下);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春美;;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现代意义[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2 辛锋;;文化与领导力[A];构建和谐社会与领导科学创新——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周林东;;解读“自然辩证法”[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4 刘建立;;试论自然观的人学基础[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卢钢君;杨仁厚;;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想[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市委党校哲学部主任、教授 任春晓;从浙江生态实践看“人化自然”共生关系[N];宁波日报;2017年
2 邵春波;建构“人化自然观”[N];社会科学报;2002年
3 何煜;重温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启示[N];团结报;2005年
4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雁春;从生态学视域深化理解历史唯物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5 王南n\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视野中的生态危机问题[N];光明日报;2015年
6 程铁军 整理;学习十八大报告座谈会摘要[N];安徽日报;2012年
7 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商志晓;五大发展理念是重大理论创新[N];中国教育报;2016年
8 美学研究专家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尤西林;学术与文化自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安子;让哲学进入取景框[N];安徽日报;2014年
10 北京联合大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 冯霞;人文奥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N];中国人口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勇兵;从马克思自然观的视角透析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D];苏州大学;2011年
2 刘晓宇;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解读[D];东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异雷;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2 曾意君;马克思《1844年手稿》人化自然观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3 郭晓霞;马克思自然观探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7年
4 李欣;实践视域下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与中国现代化[D];吉林大学;2011年
5 潘楠;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D];郑州大学;2015年
6 赵惠芬;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兰燕;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8 马力;后现代视野下“人化自然”思想的反思与生态问题的解析[D];湖北大学;2011年
9 周璇;马克思人化自然观视域下的西北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10 单红娟;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及当代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96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796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