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就业理论视野下我国就业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8-22 03:26
【摘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正在迅猛发展,肩负着全面发展的历史重任。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是事关国家稳定,和谐社会构建的大事。就业已成为中国发展战略和政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构成要素。当前研究就业问题始终是中国发展战略的主题之一,更是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随着我国加入WTO,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发生了很大转变,由原来的“统包统配”转变为“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然而,新的就业模式我国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导致劳动力资源过剩与就业岗位严重不足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失业问题日益严峻。如何破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难题,是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大多学者从经济学、管理学、人口学等来研究就业,很少从马克思理论学科来探讨我国就业问题。 本文以马克思就业理论为基础,依据党的十七大以来的就业思想,从我国的就业实际现状出发,提出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就业理论和有效解决新时期就业的几个现实问题。指出通过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出发制定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充分就业,完善劳动保障制度,大力提倡灵活的弹性就业形式,加强就业保障等重要措施,充分实现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的就业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A811;F2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春娣;;“以人为本”视角下女工维权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年12期

2 王华;;空间的底边与底边的空间———对南京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的研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胡凤霞;姚先国;;农民工非正规就业选择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1年04期

4 郭志平;;高校毕业生就业营销策略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1年05期

5 莫华;何惠莹;;对法律硕士(法学)职业化教育困境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6期

6 ;各国尖锐社会问题一览[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1年01期

7 王维煜;;带着浓厚感情做好再就业工作[J];求知;2003年10期

8 李桂鑫;;试论我国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保护[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8期

9 曾婕;张蕊杰;陈改清;雷丽萍;杨晓英;尹正;何其迅;;当前研究生就业问题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20期

10 黄闯;;民工荒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环境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雅洁;;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基于宜春的实证研究[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卢锋;;我国就业转型的特征与启示[A];就业扩张与工资增长(2001-2010)——开放宏观视角下中国劳动市场报告简报[C];2011年

3 朱光媛;;浅析我国就业困难原因[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加强党的执政与改善民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文静;;就业能力评估:市场需求与学术驱动的统一[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韩越;;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就业问题探讨[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6 袁凌;;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A];江西崛起与就业研究——江西崛起与就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呈琮;张健;;基于就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王洪诚;谌海云;;从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首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重要性[A];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陶曙军;;顺应时代需要,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应用写作能力[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范元伟;郑继国;吴常虹;;初次就业搜寻时间的因素分析——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证据[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靓;就业市场 风物长宜放眼量[N];中国信息报;2009年

2 记者 白天亮;百个大中城市劳动力总量供不应求[N];人民日报;2010年

3 ;全球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4 记者 张科;高校“抱团”开拓就业市场[N];济南日报;2008年

5 记者 陈思侠;要保证就业市场的稳定[N];酒泉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黄继汇;美国就业市场苦熬寒冬[N];中国证券报;2009年

7 ;2008年我国就业总体情况一览[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8 胡晶 张林强;3月大学生是就业市场主角[N];人才市场报;2009年

9 林纯洁;美国就业市场:衰退的最后堡垒[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10 顾晓昕 慈卫超;六大问题困扰网络就业市场[N];连云港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耀;人力资本与家庭资本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施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3 高杰;政府R&D投入对中国就业的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薛利锋;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素华;林业新定位下的林业高校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6 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欧阳贞诚;1965年以来美国的外来移民及其经济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旭升;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9 徐佳;论职业教育课程领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来君;城乡劳动力流动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方园;马克思就业理论视野下我国就业问题的思考[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2 赵丽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蒲冠州;我国石油行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许筱英;我国新教师就业市场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智建丽;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任津橘;河南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河南大学;2010年

7 李宏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与就业市场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张学龙;全国首届全日制体育硕士就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舒平;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培育与完善[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赵洪斌;高校毕业生就业立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00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800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b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