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5 14:21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不断向自然攫取,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危机,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促使了人类不得不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去审视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进而去反思我们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推动人类文明形态的革新和更替,以寻求获取解决生态危机的应对之道。面对我国当前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等严峻形势,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就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保护自然生态平衡,把生态理念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直面生态危机,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生态价值取向,为解决人类生存危机和环境问题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柱。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是因为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只有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探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生态思想,才是解决我国生态危机、人与自然长久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体现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充分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思想内核。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相互对象化,这种对象性活动的实质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界具有能动性,同时,自然规律也制约着人类的实践活动。生态文明就是在人与自然之间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必然要求和理性产物,成为了人与自然作用方式的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必然产物和现实要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理所应当成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智慧锦囊。人类对生态文明的选择,是对人与自然走向和谐发展的目标,是我们当代人在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程中的明智选择,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源源不断的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实践,这些对于我国当前生态问题的处理以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普遍深远的意义。
【学位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X2;A81
【部分图文】:

水资源总量,总量


图 1水资源公报》中可以看出,我国从 2004 年到 2015 年的水资源总量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我国十几年来水资源总量的变化趋势,可以得总量的变化处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只有 2010 年的水资源总量最高00 多亿立方米,从总体上讲,我国水资源总量变化趋势不大。从图

总量,变化趋势,比重,因素


图 2 我国 2005-2015 年用水总量变化趋势土地资源退化严重土地荒漠化问题上,总体来说,我国土地荒漠化防止工作还不够系积比重还比较大。造成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不仅存在自然的因素,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幸福宜居江城[J];环境保护;2017年23期

2 ;深入开展环保五大行动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重庆市綦江区2017年生态环保工作纪实[J];环境保护;2017年23期

3 黄承梁;;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学说的历史性贡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5期

4 张劲;;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行动指南[J];贵州省党校学报;2018年04期

5 乔永;;国有林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16期

6 金成;;大学生创业与生态文明建设何以互促共进[J];人民论坛;2018年16期

7 王爽;王占义;;以市场化机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北方经济;2018年06期

8 唐军;;人大护航生态文明建设[J];人民之友;2015年04期

9 何平;;生态文明建设需观念与机制同步前行[J];中国林业产业;2016年08期

10 王毅;;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产经;201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妍;;生态文明建设进展与展望[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7~2018)[C];2018年

2 冯之浚;;生态文明和生态自觉[A];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2013年4月第1期(总第7期)[C];2013年

3 乔殿新;;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探析[A];2017(第五届)中国水生态大会论文集[C];2017年

4 袁凤忠;;儒家与水生态文明研究[A];城市生态水土保持的发展与创新——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专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5 陈家荣;;凝心聚力 用科技助推生态文明建设[A];第七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专题二:绿色经济产业发展[C];2017年

6 田贵平;黄燕;;习近平治国理政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研究[A];发挥社会科学作用 促进天津改革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7年

7 鲁旭东;;天更蓝 地更绿 水更清 人更富 生态文明浪潮涌 铜鼓发展正当时[A];宜春社会科学2013年01期[C];2013年

8 丁德章;;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注重两岸合作[A];海峡两岸“行政改革与公共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9 万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战略思考[A];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年

10 熊润;;加快弥渡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A];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刘晶 通讯员李琼芳;龙岗区生态文明的典范之作[N];中国环境报;2013年

2 记者 江勇;努力为群众创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N];马鞍山日报;2016年

3 记者 黄国清;市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召开[N];湄洲日报;2016年

4 曲付根;筑牢生态文明论坛涉会场所安全防线[N];法制生活报;2016年

5 记者 梁喜俊;内蒙古:推生态文明,建信用体系[N];中国经济导报;2016年

6 记者 万秀斌 汪志球 李伟红;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N];人民日报;2016年

7 本报记者 党小学;构建生态文明法律体系 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检察日报;2018年

8 本报特约评论员;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N];威海日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张晨;矢志不渝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N];贵阳日报;2018年

10 本报记者 王鲁铨 梁圣 王远柏 方春英 庞博 通讯员 赖盈盈;携手推动生态文明发展 共同建设清洁美丽世界[N];贵州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国成;西部地区城市生态文明评价及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

2 王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3 冯银;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

4 王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石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机理与绩效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6 燕芳敏;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7 王帆宇;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8 赵成;生态文明的兴起及其对生态环境观的变革[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9 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10 苏庆华;黔东南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凯;河南省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2 杨东丽;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3 王希贤;生态文明建设中技术的解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4 汪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媒体传播途径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8年

5 吴仁生;庄河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6 李彩飞;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7 张睿;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8年

8 何立涛;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年

9 李典;习近平生态思想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8年

10 吴爱高;健全我国生态文明支持系统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19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819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e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