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7-04-07 08:10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指导。本文在对马克思早期相关著作研读的基础上,阐述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是如何从不完善走向完善的,这对于全面深入的理解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从而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从四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介绍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并探究它的思想理论来源,它来源于多种思想,主要有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第二部分,探究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情况。以原著作为基础,全面梳理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从萌芽到问世的历史进程。第三部分,论述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构建的理论逻辑。通过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近代哲学的批判,揭示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理论的逻辑进程。第四部分,阐述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当代意义。它作为科学的思想理论,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当代中国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共产主义 批判性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11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引言10-17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
  • 1.1.2 选题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5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15-16
  • 1.4 论文的创新点16-17
  • 2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与理论来源17-23
  • 2.1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17-18
  • 2.2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18-23
  • 2.2.1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18-19
  • 2.2.2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19-20
  • 2.2.3 空想社会主义20-23
  • 3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路径23-36
  • 3.1 《莱茵报》和《德法年鉴》:共产主义思想的起点和萌芽23-26
  • 3.1.1 《莱茵报》时期对空想共产主义的批判23-24
  • 3.1.2 《德法年鉴》时期共产主义思想的萌芽24-26
  • 3.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主义思想的雏形26-28
  • 3.2.1 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26-27
  • 3.2.2 对共产主义的人本主义论证27-28
  • 3.3 《神圣家族》:共产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初步结合28-30
  • 3.3.1 对鲍威尔主观唯心主义的批判28-29
  • 3.3.2 对唯物史观的初步论述29-30
  • 3.4 《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思想的确立30-32
  • 3.4.1 共产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30-31
  • 3.4.2 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践前提31-32
  • 3.4.3 共产主义思想的目的和归宿32
  • 3.5 《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思想的问世32-36
  • 3.5.1 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3
  • 3.5.2 共产主义的一般特征33-34
  • 3.5.3 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过程34-35
  • 3.5.4 对非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35-36
  • 4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理论建构逻辑36-40
  • 4.1 马克思对西方近代哲学的批判36-38
  • 4.1.1 理性向现实的人的活动的转变36-37
  • 4.1.2 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的转变37-38
  • 4.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关系的批判38-40
  • 4.2.1 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关系的理论批判38-39
  • 4.2.2 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关系的实践批判39-40
  • 5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当代意义40-44
  • 5.1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40-42
  • 5.1.1 坚定共产主义信仰40-41
  • 5.1.2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1-42
  • 5.2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42-44
  • 5.2.1 对现实个人生存状况的关照42-43
  • 5.2.2 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引43-44
  • 6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7
  • (一) 著作类45
  • (二) 论文类45-47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7-49
  • 学位论文数据集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共产主义思想的深远意义[J];学术交流;2004年02期

2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哲学意蕴[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5期

3 畅征;;共产主义思想和实践没有衰亡[J];红旗文稿;2006年20期

4 刘芳;;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研究综述[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胡绪明;刘鹏;;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阐释范式及其批判[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甘雅娟;;共产主义作为一种“人生态度”——论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钟世德 ,黎明中;关于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几个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1982年05期

8 程玄;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J];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06期

9 朱方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学习十二大文件的一点体会[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10 陈游天;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建设社会主义[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亚雄;李鹏;;正确认识当代共产主义思想[A];“三个代表”与历史唯物主义[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龚育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在精神文明决议中有了怎样的展开?[N];学习时报;2005年

2 刘擎;2012:西方知识界回顾[N];东方早报;2013年

3 龚育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是怎样出现在十二大报告中的?[N];学习时报;2005年

4 ;认真吸取历史经验 始终坚持“三个代表”[N];湖北日报;2000年

5 张捷;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文学的反思[N];文艺报;2001年

6 yふ雇,

本文编号:289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89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b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