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真理观探究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真理观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真理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哲学研究的各个时期和各个领域内,人们大都自觉地贯穿着对人类自身和事物的存在及本性的深切关注,都有意识地对真理问题进行探究。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超越近代哲学唯理论和经验论真理观的对立、扬弃德国古典哲学真理观的思辨色彩,立足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将真理观从认识论和唯心史观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实现了真理观的根本变革。准确的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全面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对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将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实践的视角出发,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践真理观论述的经典文献,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剖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主要内容,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首先对西方哲学真理观进行了概述,分析了近代西方哲学中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真理观的缺陷,为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产生做了逻辑的铺垫。重点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形成过程以及其对以往真理观的超越。其次,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对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的内涵、本质、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实践真理观是主观反映客观,主体反映客体的真理观。实践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的特征。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理想旨归的人的自由和解放。最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当代价值。首先从理论价值方面分析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开拓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的理论视野和思想内涵,同时为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提供了指导。其次从实践价值方面分析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同时为我们构建科学的价值观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真理观以实践作为真理的坚实的逻辑起点,以实践思维方式思考和把握真理问题,使得全部有关真理的问题获得了全新的理解和阐释,创立了实践真理观。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构建科学的价值观,正确的指导人的实践。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 实践真理观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前言7-16
-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7-8
- 1.1.1 选题的理论依据和意义7
- 1.1.2 选题的现实依据和意义7-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8-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13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3-14
- 1.3.1 研究思路13-14
- 1.3.2 研究方法14
- 1.4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14-16
- 1.4.1 研究重点14-15
- 1.4.2 研究难点15
- 1.4.3 创新点15-16
- 2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形成16-24
- 2.1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6-19
- 2.1.1 经验论和唯理论真理观及其缺陷16-18
- 2.1.2 先验主义和思辨主义真理观及其缺陷18-19
- 2.2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形成过程19-24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萌芽时期20-21
- 2.2.2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发展时期21-22
- 2.2.3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成熟时期22-24
- 3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主要内容24-30
- 3.1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的内涵和本质24-25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的内涵24-25
- 3.1.2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的本质25
- 3.2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的特征25-28
- 3.2.1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的客观性26-27
- 3.2.2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的绝对性27
- 3.2.3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的相对性27-28
- 3.3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的评价尺度和理想旨归28-30
- 3.3.1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的评价尺度28-29
- 3.3.2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的理想旨归29-30
- 4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当代价值30-36
- 4.1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当代理论价值30-33
- 4.1.1 开拓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的理论视野和思想内容30-31
- 4.1.2 为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提供了指导31-33
- 4.2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当代实践价值33-36
- 4.2.1 为构建当代科学的价值观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33-34
- 4.2.2 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34-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41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41-42
- 后记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洁;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论马克思哲学中的真理观[J];理论学习;2005年04期
2 柯子中;黄发礼;;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再学习[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87年09期
3 陶清;;明清哲学真理观的理论贡献和缺失[J];安徽省委党校学报;1993年03期
4 吴苑华;毛泽东真理观历史发展探微[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5 郑宏卫;邓小平的真理观[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3期
6 曹岚;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重新认识[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陈建中;中共领导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真理观[J];福州党校学报;2003年04期
8 董才;树立马克思主义真理观[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丁瑞兆;马克思生活世界的真理观[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10 李孝纯 ,方真;科学发展观:真理和价值、民主和科学的统一——全国真理观与社会发展辩证法研讨会综述[J];求是;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谢文郁;;基督教真理观及西方思想史上的真理观[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三辑[C];2006年
2 梁卫霞;;克尔凯郭尔真理观之澄清[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四辑[C];2006年
3 ;论威廉·詹姆斯的实用真理观:一种为宗教信仰辩护的真理观[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开会;;人道主义和反人道主义的知识论或真理观——谈詹姆士与福柯[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朱明海;;翻译审美批评的共识真理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毕富生;刘爱河;;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观评析[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7 吴兆雪;刘勋滕;;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光辉典范[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于
本文编号:291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9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