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3 20:34
  马克思站在哲学高度,提出了三形态说这一人学理论的重要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征途中,时代要求关注人、尊重人,更要激励人。实践表明:社会进步、物质生产、文化建设、制度更新等目标的最终实现要靠人的观念的改变和人的能力、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要靠人的发展才能取得。在面对知识经济的来临、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社会生活日益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怎样不断地促进人的发展,是时代要求人们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对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若以三形态理论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模式而机械套用,理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阶段性就造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困境。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更是如此。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马克思人的发展的“三形态”理论的真实内涵,而重新认识马克思人的发展的“三形态”理论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使当下的哲学重新审视人的发展的理论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为人的发展找到一条应然之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审慎之思。本文拟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所面临的人的发展问题的新矛盾、新课题入手,通过对马克思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研究...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现状及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的历史考察
    一、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的理论渊源
    二、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的发展轨迹
    三、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
第三章 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
    一、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有益探索
    二、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懈追求
    三、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入思考
    四、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全新阐释
第四章 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人自身和谐发展的实现
    二、人与社会关系和谐发展的实现
    三、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实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三形态说”看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方法论[J]. 李本松.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06)
[2]论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当代价值[J]. 刘卫平.  东疆学刊. 2006(01)
[3]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现实思考[J]. 李刚,张振华.  社会科学辑刊. 2005(04)
[4]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J]. 席成孝.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5]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辨析[J]. 张润枝,季正矩.  理论学刊. 2005(05)
[6]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说”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J]. 曾文婷.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03)
[7]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创新[J]. 范卫青.  江汉论坛. 2004(03)
[8]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与现实途径[J]. 刘荣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9]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J]. 叶险明.  河北学刊. 2004(01)
[10]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和社会发展普遍规律[J]. 孟庆仁.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本文编号:2995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995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0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