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04:07

  本文关键词: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众多的辩证法理论中,当代新马克思主义者、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阿多诺在20世纪60年代创建的“否定的辩证法”理论别具一格,甚至异类。阿多诺对“非同一性”情有独钟,他以“彻底的否定”强烈批判了传统第一哲学的“同一性”思维及其思维和现实的衍生物,包括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概念、体系、形而上学、被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及主体主义、中心主义、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等,并在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认识论——“星丛”理论。在阿多诺那里,“彻底否定”成了辩证法的代名词。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思想并非完全正确,但它继承并更加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性和否定性精神,进一步激发了辩证法的活力,同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提供了一个强烈而鲜明的“逆向视角”和新的参照物。因此,研究“否定的辩证法”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共有7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因为是以辩证法为主题的研究,所以在第二部分绪论中比较详细的从宏观角度对辩证法的历史演进、基本属性和核心精神进行了一个梳理和解读;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否定的辩证法”思想的形成背景、基本内涵和理论支柱;第四部分分析了阿多诺运用“否定的辩证法”思想所进行的实例批判;第五部分分析了“否定的辩证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辩证法理论的传承和推动;第六部分对“否定的辩证法”思想进行了综合评析;第七部分为全文的结论。笔者重点从理论角度对“否定的辩证法”的基本内涵和理论支柱进行了系统解读,深入分析了其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内在联系,进而揭示出“否定的辩证法”思想的内在矛盾性和不可实践性,并站在现实的角度阐释了“否定的辩证法”思想对人生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经济发展、社会运行、舆论引导、教育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启示。笔者认为,虽然“否定的辩证法”思想无法直接形成关于认识和实践的可操作性决策,但它仍然是伟大的,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伟大,它的彻底否定精神能够矫正人们在形成认识和实践的可操作性决策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通过主观上积极主动的否定避免不得不被动的面对客观上的否定。
【关键词】:辩证法 非同一性 彻底否定 马克思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1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1-13
  • 1.1.1 选题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4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3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3-14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4-15
  • 1.3.1 研究思路14-15
  • 1.3.2 研究方法15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5-18
  • 1.4.1 论文的创新点15-16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16-18
  • 第2章 辩证法概述18-24
  • 2.1 辩证法的历史演进18-20
  • 2.1.1 辩证法的起源18
  • 2.1.2 辩证法的发展18-19
  • 2.1.3 辩证法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19-20
  • 2.2 辩证法的基本属性20-22
  • 2.2.1 辩证法的价值基础20-21
  • 2.2.2 辩证法的内在关系21-22
  • 2.2.3 辩证法的存在方式22
  • 2.3 辩证法的核心精神22-24
  • 2.3.1 否定的历史22-23
  • 2.3.2 现代辩证法意义上的否定23
  • 2.3.3 否定的根本动因和主要内容23-24
  • 第3章 “否定的辩证法”的形成背景与思想实质24-43
  • 3.1 “否定的辩证法”的形成背景24-25
  • 3.1.1 辩证法的发展境况24
  • 3.1.2 启蒙运动与社会工业化发展境况24-25
  • 3.1.3 法西斯主义残酷现实中的个人境况25
  • 3.2 “否定的辩证法”的基本内涵25-29
  • 3.2.1 “否定的辩证法”的思想核心25-26
  • 3.2.2 “否定的辩证法”的彻底否定26-27
  • 3.2.3 彻底否定中的“否定的辩证法”27-29
  • 3.3 “否定的辩证法”的理论支柱29-43
  • 3.3.1 反传统哲学的同一性思维模式29-32
  • 3.3.2 反传统哲学的本体式结构体系32-36
  • 3.3.3 反传统哲学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36-40
  • 3.3.4 重建之“星丛”40-43
  • 第4章 “否定的辩证法”的批判实例43-54
  • 4.1 批判康德43-46
  • 4.1.1 批判康德的纯粹理性论43-44
  • 4.1.2 批判康德的实践理性论44-45
  • 4.1.3 批判康德的因果论45-46
  • 4.2 批判黑格尔46-49
  • 4.2.1 批判黑格尔的“绝对精神”46-47
  • 4.2.2 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47-48
  • 4.2.3 批判黑格尔哲学的世界精神与自然历史48-49
  • 4.3 批判资本主义社会49-54
  • 4.3.1 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技术50-51
  • 4.3.2 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压迫统治51-52
  • 4.3.3 批判法西斯主义的残暴行径52-54
  • 第5章“否定的辩证法”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传承和推动54-64
  • 5.1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解读54-57
  • 5.1.1 马克思辩证法思想54-55
  • 5.1.2 恩格斯辩证法思想55-56
  • 5.1.3 列宁辩证法思想56-57
  • 5.2 “否定的辩证法”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传承57-61
  • 5.2.1 “否定的辩证法”传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58-59
  • 5.2.2 “否定的辩证法”传承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精神59-60
  • 5.2.3 “否定的辩证法”传承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手法60-61
  • 5.3 “否定的辩证法”对被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61-64
  • 5.3.1 批判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61-62
  • 5.3.2 批判前苏联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62
  • 5.3.3 批判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政治化62-64
  • 第6章 “否定的辩证法”的评析64-73
  • 6.1 “否定的辩证法”的“自身悖论”64-66
  • 6.1.1 “否定的辩证法”——反立场的悖论64-65
  • 6.1.2 “否定的辩证法”——反同一性的悖论65-66
  • 6.1.3 “否定的辩证法”——反实践的悖论66
  • 6.2 真实的同一性与非同一性66-69
  • 6.2.1 同一性的走向66-67
  • 6.2.2 非同一性的走向67-68
  • 6.2.3 创造历史需要同一性68-69
  • 6.3 “否定的辩证法”对现实的启示69-73
  • 6.3.1 反同一性思维对现实的启示69-70
  • 6.3.2 反“唯物主义”对现实的启示70-71
  • 6.3.3 反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对现实的启示71-73
  • 第7章 结论73-75
  • 参考文献75-78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78-79
  • 后记与致谢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爱梅;;马克思“合理形态辩证法”的三重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08期

2 陈冲;;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辩证法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J];学术研究;1991年06期

3 张江明;新世纪与社会主义发展辩证法创新[J];岭南学刊;2001年06期

4 王庆丰;马克思的辩证法与哲学的视域转换[J];人文杂志;2003年06期

5 阎军;从《哲学笔记》看列宁的“辩证法构想”[J];理论界;2005年06期

6 李荣海;;论辩证法的创新[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弗朗西斯·苏;金哲;;关于毛泽东的辩证法理论的哲学分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84年01期

8 商英伟;列宁系统研究和阐发辩证法的动因的再认识[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9 潘征;;辩证法:“历史”还是“逻辑”?[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0年10期

10 肖太陶;事物的辩证法引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3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翠微;;辩证法的和谐诉求与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沈亚生;;苏格拉底之死及辩证法的历史命运[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3 ;关于统筹学的初步介绍[A];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管理咨询中心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孙慕天;;但开风气不为师——论自然辩证法的社会责任[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吉林大学 贺来;辩证法:从现成“知识”到哲学“智慧”[N];光明日报;2013年

2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孙正聿;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辩证法[N];光明日报;2011年

3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贺来;辩证法的实践理性转向[N];光明日报;2010年

4 付文忠 山东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辩证法仍然是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崔唯航 李文阁;借鉴国外新成果 丰富辩证法理论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崔伟航、李文阁;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N];光明日报;2005年

7 田世锭 余世荣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戈洛宾:在“智慧辩证法”中探求人的解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白银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主任、教授、省哲学学会理事 范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和实践发展[N];白银日报;2006年

9 侯树栋;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哲学问题[N];北京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旭;辩证法的否定性[D];吉林大学;2016年

2 朱振林;论辩证法的实践基础及当代走向[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于永坤;传统辩证法的解构与批判的辩证法的重建[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海涛;直觉辩证法[D];吉林大学;2015年

5 付威;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6 王庆丰;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辩证法理论[D];吉林大学;2006年

7 余易达;福柯的空间权力辩证法:语境、内容及意义[D];苏州大学;2014年

8 相秀丽;从理论到实践[D];吉林大学;2008年

9 宋铁毅;人、历史与自我实现[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马新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青;论辩证法精神的解放及其人的自由指向[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2 赵育巍;改革开放视阈下邓小平辩证法的理论与实践[D];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15年

3 孙安生;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吴永佳;辩证法的当代意蕴[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5 潘宇鹏;论主体辩证法及其当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4年

6 杨辉球;“革命性辩证法”与“建设性辩证法”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王成;论辩证法的否定本性[D];吉林大学;2007年

8 纪佳妮;辩证法与人的自我生成[D];吉林大学;2007年

9 廖胜刚;马克思的辩证法及其当代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汪巳博;当代辩证法的宽容精神[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1年


  本文关键词: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7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07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f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