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1 07:15
执政环境主要是研究“执政”(主观)与“环境”(客观)二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即“环境”(客体)如何影响“执政”行为以及“执政”怎样反作用于“环境”,二者统一于执政实践活动中。执政表达的是执政主体(执政党)、执政对象(人民)、执政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即执政=执政主体+执政对象+执政环境。执政是执政主体的尺度和执政客体的尺度对执政环境作出反应的执政实践活动,执政主体通过“输出”(执政理念,执政方略等),作用于执政环境,通过执政对象的“输入”(对执政主体的诉求等)反馈给执政主体,这样通过输出、反馈、输入、再输出,在这一动态的过程中,使执政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执政对象诉求不断得到满足,执政主体执政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执政主体与执政环境,执政对象与执政环境,执政主体与执政对象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执政环境是执政党执政的基本依据,对执政环境的研究有利于执政党理性认识执政环境,不断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还能深化执政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主要是对选题意义和文献综述的陈述。第二部分对执政环境相...
【文章来源】: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综述
1.2.1 执政环境的定义
1.2.2 执政环境的分类
1.2.3 执政环境与执政能力的关系
1.2.4 优化执政环境的措施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2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相关理论论述
2.1 执政环境的概念、分类、特点
2.1.1 执政环境的概念
2.1.2 执政环境的分类
2.1.3 执政环境的特点
2.2 执政环境与执政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2.1 执政环境与执政主体的辩证关系
2.2.2 执政环境与执政对象之间的关系
2.2.3 执政主体与执政对象之间的关系
3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系统分析
3.1 执政环境对执政主体执政能力的影响分析
3.1.1 执政主体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分析
3.1.2 执政对象所处的执政环境分析
3.1.3 执政主体中国共产党内部系统环境分析
3.2 执政主体中国共产党主观能动性对执政环境的影响
3.2.1 执政理念对执政环境的影响
3.2.2 执政方略对执政环境的影响
3.2.3 执政方式对执政环境的影响
3.2.4 执政资源对执政环境的影响
4 优化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的措施
4.1 优化执政主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
4.1.1 优化国际环境
4.1.2 优化国内环境
4.1.3 优化执政主体中国共产党内部系统环境
4.2 优化执政对象所处的执政环境
4.2.1 优化执政对象所处的物质环境
4.2.2 优化执政对象所处的精神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研究的基本问题探究[J]. 杨松菊. 湖北社会科学. 2008(11)
[2]试论执政环境与执政理念的关系[J]. 张健华,薛智胜.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05)
[3]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巩固、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途径——基于社会结构转型与执政内涵的分析[J]. 商红日. 理论探讨. 2007(05)
[4]浅析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兼谈执政环境与执政能力的关系[J]. 华艳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7(04)
[5]执政理念概念辨正[J]. 王新建. 学术界. 2007(03)
[6]刍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历史演进[J]. 康芳民,丁科民. 理论导刊. 2007(04)
[7]优化党的执政环境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J]. 李彩青.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8]试论中国环境执政能力建设[J]. 杨展里. 环境科学研究. 2006(S1)
[9]社会生态环境变化视角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 樊文娥. 学术论坛. 2006(11)
[10]论优化执政环境的着力点[J]. 李铁明. 湖南社会科学. 2006(05)
硕士论文
[1]优化执政环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任彦.兰州大学 2008
[2]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研究[D]. 张建斌.西南政法大学 2007
[3]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研究[D]. 崔婷婷.大连理工大学 2006
[4]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研究[D]. 杜井冈.西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76084
【文章来源】: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综述
1.2.1 执政环境的定义
1.2.2 执政环境的分类
1.2.3 执政环境与执政能力的关系
1.2.4 优化执政环境的措施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2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相关理论论述
2.1 执政环境的概念、分类、特点
2.1.1 执政环境的概念
2.1.2 执政环境的分类
2.1.3 执政环境的特点
2.2 执政环境与执政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2.1 执政环境与执政主体的辩证关系
2.2.2 执政环境与执政对象之间的关系
2.2.3 执政主体与执政对象之间的关系
3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系统分析
3.1 执政环境对执政主体执政能力的影响分析
3.1.1 执政主体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分析
3.1.2 执政对象所处的执政环境分析
3.1.3 执政主体中国共产党内部系统环境分析
3.2 执政主体中国共产党主观能动性对执政环境的影响
3.2.1 执政理念对执政环境的影响
3.2.2 执政方略对执政环境的影响
3.2.3 执政方式对执政环境的影响
3.2.4 执政资源对执政环境的影响
4 优化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的措施
4.1 优化执政主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
4.1.1 优化国际环境
4.1.2 优化国内环境
4.1.3 优化执政主体中国共产党内部系统环境
4.2 优化执政对象所处的执政环境
4.2.1 优化执政对象所处的物质环境
4.2.2 优化执政对象所处的精神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研究的基本问题探究[J]. 杨松菊. 湖北社会科学. 2008(11)
[2]试论执政环境与执政理念的关系[J]. 张健华,薛智胜.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05)
[3]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巩固、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途径——基于社会结构转型与执政内涵的分析[J]. 商红日. 理论探讨. 2007(05)
[4]浅析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兼谈执政环境与执政能力的关系[J]. 华艳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7(04)
[5]执政理念概念辨正[J]. 王新建. 学术界. 2007(03)
[6]刍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历史演进[J]. 康芳民,丁科民. 理论导刊. 2007(04)
[7]优化党的执政环境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J]. 李彩青.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8]试论中国环境执政能力建设[J]. 杨展里. 环境科学研究. 2006(S1)
[9]社会生态环境变化视角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 樊文娥. 学术论坛. 2006(11)
[10]论优化执政环境的着力点[J]. 李铁明. 湖南社会科学. 2006(05)
硕士论文
[1]优化执政环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任彦.兰州大学 2008
[2]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研究[D]. 张建斌.西南政法大学 2007
[3]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研究[D]. 崔婷婷.大连理工大学 2006
[4]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研究[D]. 杜井冈.西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76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076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