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巩固 ——社会整合功能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03-13 22:49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源于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执政合法性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从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一直处于高度一体化状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主要依靠传统和统一的意识形态来支撑。但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种执政合法性的维持遇到重重困难。主要原因是1978年后的中国步入到了一个深刻的转型期,在经济体制上,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上,从人治政治走向法治政治;在社会形态上,从总体性社会过渡到后总体性社会;在文化上,从文化“一元性”“政治性”走向文化杂多的时代等等。社会正在从传统走向现代,逐渐趋于开放性、民主化和多元化。与此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引起中国社会一系列的重要变迁,社会的宏观结构、微观基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文化及心理结构等各方面都发生着全方位的变革,这种变革直接挑战了新时期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及其自身建设产生重大影响。急速而深刻的社会转型对新时期的执政党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带来哪些挑战?是一个迫切而重大的现实课题。本文旨在讨论中国社会转型期中国共...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确立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执政党社会整合功能与执政合法性概述
2.1 执政党社会整合功能概述
2.2 执政党执政合法性概述
第三章 转型期中国社会的整合状况及其对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考验
3.1 中国社会转型的内涵与动因
3.2 中国社会转型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
3.3 社会转型向执政党提出了新挑战与新要求
第四章 中国执政党社会整合功能的发挥与执政合法性的提升
4.1 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合法性的传统途径
4.2 新时期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新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中国利益表达机制构建研究[J]. 张惟英,姚望. 科学社会主义. 2007(06)
[2]当前社会矛盾呈现五大特征[J]. 靳江好,王郅强. 瞭望. 2007(46)
[3]执政党合法性资源的开发与社会整合[J]. 罗峰.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04)
[4]略论在“多党合作制”框架下的党际监督[J]. 阮黄南.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7(03)
[5]先进性:执政党合法性的真谛[J]. 孙祥生,孙寅生. 理论导刊. 2006(10)
[6]当代中国执政党、国家、社会一体化及其原因[J]. 施雪华,孔凡义.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6(04)
[7]社会整合危机初探[J]. 何绍辉. 黑河学刊. 2006(04)
[8]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J]. 周如俊,苏云升. 党政论坛. 2006(02)
[9]论社会转型期执政党对社会的整合[J]. 张惠玲,张陟遥. 甘肃社会科学. 2006(01)
[10]妥善解决当前阶级阶层矛盾与制度创新[J]. 薛立强. 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6(01)
本文编号:3081040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确立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执政党社会整合功能与执政合法性概述
2.1 执政党社会整合功能概述
2.2 执政党执政合法性概述
第三章 转型期中国社会的整合状况及其对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考验
3.1 中国社会转型的内涵与动因
3.2 中国社会转型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
3.3 社会转型向执政党提出了新挑战与新要求
第四章 中国执政党社会整合功能的发挥与执政合法性的提升
4.1 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合法性的传统途径
4.2 新时期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新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中国利益表达机制构建研究[J]. 张惟英,姚望. 科学社会主义. 2007(06)
[2]当前社会矛盾呈现五大特征[J]. 靳江好,王郅强. 瞭望. 2007(46)
[3]执政党合法性资源的开发与社会整合[J]. 罗峰.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04)
[4]略论在“多党合作制”框架下的党际监督[J]. 阮黄南.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7(03)
[5]先进性:执政党合法性的真谛[J]. 孙祥生,孙寅生. 理论导刊. 2006(10)
[6]当代中国执政党、国家、社会一体化及其原因[J]. 施雪华,孔凡义.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6(04)
[7]社会整合危机初探[J]. 何绍辉. 黑河学刊. 2006(04)
[8]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J]. 周如俊,苏云升. 党政论坛. 2006(02)
[9]论社会转型期执政党对社会的整合[J]. 张惠玲,张陟遥. 甘肃社会科学. 2006(01)
[10]妥善解决当前阶级阶层矛盾与制度创新[J]. 薛立强. 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6(01)
本文编号:3081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081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