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代的政治稳定探究

发布时间:2021-03-28 10:10
  毛泽东时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在政治运动接连不断、政治斗争风云变幻的复杂背景下却保持了长达几十年的政治稳定。这种政治稳定主要表现在: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固;政治领袖权威的稳固;社会政治心理的稳固。毛泽东时代能够保持政治稳定,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经济层面:中国共产党通过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开展土地改革、大力发展工业等措施,初步建立了现代工业体系,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政治稳定奠定了经济基础。政治层面: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和领袖的个人魅力使群众对党和毛泽东保持高度认同,对社会主义制度热烈拥护,这使政治稳定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国家通过一系列制度和政策加强了对社会的政治控制,同时还通过政治动员的方式,即开展政治教育,发动政治运动,顺利实现了政治社会化,从而保证了政治秩序的稳定。毛泽东时代的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十分尖锐,政治环境相对封闭,外来的冲击小。文化心理层面: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圣王明君”的渴求,是群众对毛泽东的拥护甚至崇拜的历史渊源。毛泽东时代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和人民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向往的普遍心理,使群众在思想认识上高度一致,从而使政治稳定有了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毛泽东时代的政治稳定...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政治稳定的界定
    (一) 政治稳定的内涵
    (二) 政治稳定的类型
二、毛泽东时代政治稳定的表现
    (一) 国家政权体系稳固
    (二) 政治领袖权威稳固
    (三) 社会政治心理稳固
三、毛泽东时代政治稳定的原因
    (一) 经济层面
        1. 整顿经济秩序,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2、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调动农民积极性
        3、初步建立现代工业体系
    (二) 政治层面
        1、政治合法性
        2、政治行为
        3、政治环境
    (三) 文化心理层面
        1、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2、现时的社会政治心理
四、结语
五、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世界范围内农民政治认同的类型与我国农民政治认同的基础[J]. 彭正德.  政治学研究. 2006(03)
[2]信念、权威与制度选择——基于中国人民公社制度的思考[J]. 李孔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3]政治发展中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探析[J]. 黄新华.  政治学研究. 2006(02)
[4]政策动员、政策认同与信任政治——以中国人事档案制度的推行为考察对象[J]. 陈潭.  南京社会科学. 2006(05)
[5]我国政治稳定研究综述[J]. 张体魄.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6(02)
[6]试析人民公社体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制约及其影响[J]. 孔祥成.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5(05)
[7]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与中国社会政治稳定[J]. 刘晓凯,刘彤.  政治学研究. 2004(04)
[8]毛泽东时代的制度遗产及其对改革的影响[J]. 王文章.  江西社会科学. 2003(12)
[9]论试“文革”爆发的思想文化基础[J]. 张明军.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2(05)
[10]“政治稳定”概念辩析[J]. 郑慧.  社会主义研究. 2002(04)



本文编号:3105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05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a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