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国内马克思自然观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1-04-07 08:24
  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今时代,马克思的自然观再次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与重视,他们主要从马克思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特质、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及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价值这四个方面进行探究。总体来看,国内的研究成果颇丰但也不乏缺憾。要深入研究马克思的自然观,应当立足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以人—自然—社会为主线进行整体性考察,同时着眼于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从基于实践观点的整体性视阈去探寻认识和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思路与对策。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8(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马克思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二、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特质
    (一)实践性
    (二)辩证性
    (三)现实性
    (四)批判性
    (五)系统性
    (六)社会历史性和过程性
    (七)生态思维特征
三、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统一
    (三)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
    (四)资本主义生态问题的解决路径
四、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1.马克思的自然观与科学发展观
        2.马克思的自然观与和谐社会构建
        3.马克思的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五、对于研究中不足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思想内涵与当代价值[J]. 周海生,吴秀荣,刘希刚.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9(01)
[2]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哲学启示[J]. 李刚.  理论月刊. 2018(06)
[3]以“关系理性”回应自然——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前提性反思[J]. 贺来,冯珊.  理论探讨. 2018(02)
[4]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 王雨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5]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启示[J]. 赵云营,牟海侠.  人民论坛. 2017(35)
[6]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的思想内涵及其绿色发展意蕴[J]. 刘希刚.  江海学刊. 2017(03)
[7]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理论特质和品格[J]. 杨卫军.  学习与实践. 2016(09)
[8]马克思实践维度下的自然观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引[J]. 樊小贤.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4(11)
[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思想阐释与借鉴[J]. 陈雪峰.  重庆社会科学. 2014(03)
[10]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多维意蕴与科学发展观的多重逻辑[J]. 李勇强,肖玲,孙道进.  湖北社会科学. 2011(12)



本文编号:3123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23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c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