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1-04-23 06:55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城乡关系的论述并不系统、集中,它多散见于这两位伟人的众多著作之中,蕴藏在马克思主义宏伟的理论体系里。但这些并未掩盖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深远意义,其理论科学预见了城乡融合的可能性,并探析了城乡融合的实现方式,形成了系统的城乡关系理论。列宁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作了初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从毛泽东、邓小平再到江泽民、胡锦涛,我国历代领导人都致力于协调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经济和谐、社会统筹发展等。这一漫长的探索过程,既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当前,我国的城乡关系矛盾仍然较突出,特别是“三农”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的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三)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创立及初步发展
    (一)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的创立
    (二)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初步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及经验教训
    (一) 我国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城乡关系理论的探索过程
    (二) 我党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教训
三、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当代意义
    (一) 我国现阶段城乡关系发展的状况
    (二)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对于我国的当代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路径选择[J]. 费利群,滕翠华.  当代经济研究. 2009(12)
[2]坚持城乡统筹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J]. 穆国民,余晓华.  中国经贸导刊. 2009(22)
[3]马克思城乡统筹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素探析[J]. 罗敏,祝小宁.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4]建设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J]. 铁明太.  农业经济. 2009(08)
[5]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研究[J]. 陈伟东,张大维.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9(03)
[6]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最新研究动态[J]. 蔡雪雄,邵晓.  经济学动态. 2008(01)
[7]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梳理和深入探讨[J]. 杨立新,蔡玉胜.  税务与经济. 2007(03)
[8]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及经验启示[J]. 孙成军.  东北师大学报. 2006(03)
[9]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理论分析与路径选择[J]. 刘美平.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2006(03)
[10]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与我们党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选择[J]. 孙成军.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6(04)

硕士论文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与当代实践[D]. 皮玫瑰.长沙理工大学 2010
[2]建国以来党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伟.陕西师范大学 2007
[3]中国城乡关系与城乡合治[D]. 万太勇.四川大学 2006
[4]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社会学分析[D]. 郭红霞.中共中央党校 2004



本文编号:3154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54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4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