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内在关联
发布时间:2021-05-16 05:33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一论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它表明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上的发展观,因而也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它的理论性质和理论地位。首先,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即它不仅是我国几代共产党人关于发展的经验和理论的总结,是对国外发展的经验和理论的借鉴,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关于从主体方面理解实践的观点的具体体现。其次,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如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理论、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理论等。它既坚持和继承了这些理论,又对这些理论进行了创新与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统一,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再次,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论之间也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应当与它指导发展的世界观联系起来,统一起来。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才能具体地思...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一)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和实践背景
1 、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对外国发展经验和理论的借鉴
(二)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在关联
1、发展与实践在人类社会中的基础地位
2、发展的主体与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一) 全面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理论
(二)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理论
(三) 关于以人为本的两个讨论问题
1、以人为本与我国古代的以民为本、西方的人本主义的区别问题
2、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落实问题
三、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一) 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 统筹兼顾根本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四、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一)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提升为核心理念,启示我们应从人的高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 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等观点和要求,启示我们应进一步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研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的方法论体现[J]. 苏伟.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02)
[2]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J]. 胡锦涛. 求是. 2009(01)
[3]重释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革命性意义——从西方哲学研究视角分析[J]. 刘放桐. 河北学刊. 2008(06)
[4]科学发展观与人类存在方式的改变[J]. 陈学明,罗骞. 中国社会科学. 2008(05)
[5]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J]. 李连锋.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8(04)
[6]近年来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J]. 乔翔. 长江论坛. 2007(01)
[7]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J]. 李崇富.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6(01)
[8]试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及其现实意义[J]. 张文哲.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9]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J]. 郝潞霞. 实事求是. 2005(02)
[10]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J]. 任洪彦.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4(04)
硕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D]. 孙同福.苏州大学 2007
[2]试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D]. 张静.新疆师范大学 2006
[3]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分析[D]. 崔剑.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2006
[4]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和理论创新[D]. 古维娟.武汉大学 2005
[5]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及其内涵[D]. 黄焕明.华中科技大学 2005
[6]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D]. 胡爱玲.郑州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89077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一)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和实践背景
1 、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对外国发展经验和理论的借鉴
(二)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在关联
1、发展与实践在人类社会中的基础地位
2、发展的主体与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一) 全面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理论
(二)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理论
(三) 关于以人为本的两个讨论问题
1、以人为本与我国古代的以民为本、西方的人本主义的区别问题
2、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落实问题
三、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一) 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 统筹兼顾根本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四、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一)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提升为核心理念,启示我们应从人的高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 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等观点和要求,启示我们应进一步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研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的方法论体现[J]. 苏伟.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02)
[2]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J]. 胡锦涛. 求是. 2009(01)
[3]重释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革命性意义——从西方哲学研究视角分析[J]. 刘放桐. 河北学刊. 2008(06)
[4]科学发展观与人类存在方式的改变[J]. 陈学明,罗骞. 中国社会科学. 2008(05)
[5]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J]. 李连锋.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8(04)
[6]近年来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J]. 乔翔. 长江论坛. 2007(01)
[7]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J]. 李崇富.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6(01)
[8]试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及其现实意义[J]. 张文哲.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9]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J]. 郝潞霞. 实事求是. 2005(02)
[10]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J]. 任洪彦.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4(04)
硕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D]. 孙同福.苏州大学 2007
[2]试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D]. 张静.新疆师范大学 2006
[3]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分析[D]. 崔剑.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2006
[4]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和理论创新[D]. 古维娟.武汉大学 2005
[5]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及其内涵[D]. 黄焕明.华中科技大学 2005
[6]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D]. 胡爱玲.郑州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89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8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