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女权思想 ——从陈独秀到毛泽东

发布时间:2021-05-17 06:35
  保障妇女权利,实现男女平等是今天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也正好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第100周年。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自接触马克思主义始就接受了其中的妇女观并立即运用于实现中国妇女解放的伟大征程中,而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女权思想正是这一征程的理论基奠。其中,陈独秀批判封建礼教、李大钊用马克思主义经济观分析女性问题、向警予强调女性受教育权、毛泽东立法改革封建婚姻制度。他们的女权思想沿着一条“除旧—立新—实践—立法保障”的线路,层层递进。从而使中国的女权运动进入了全新的境界。这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并带动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转变。本文认为,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女权思想的产生受到了来自西方自由主义女权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影响,而且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当时国内的经济现实条件又促进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女权思想的发展和完善。在当代,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女权思想依然有其深远意义,如它对我国现行立法及行政的影响。实现全人类的解放离不开女性的解放,我们应该牢记女权诉求者的历史功绩,继续为实现男女平等而努力。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2章 女权思想在中国的萌生
    2.1 追求女权的漫漫之路——千年变局中的女权诉求
    2.2 社会经济的发展——新阶级的出现
    2.3 思想文化的影响——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2.3.1 自由主义女权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2.3.2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传播
第3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女权思想:内容与特点
    3.1 陈独秀的女权思想:批判封建礼教
    3.2 李大钊的女权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经济观分析女性问题
    3.3 向警予的女权思想:强调女性受教育权
    3.4 毛泽东的女权思想:改革封建婚姻制度
    3.5 与胡适的女权思想比较
第4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女权思想的影响
    4.1 启蒙女性解放
    4.2 指导共产党妇女政策构建
    4.3 激发革命女性奔向延安
第5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女权思想的当代意义
    5.1 对当代中国立法及执政的影响
        5.1.1 确立男女平等为基本国策
        5.1.2 建立健全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
    5.2 从女性的解放再到人的解放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女性解放的困惑与出路——马克思思想的启示[J]. 刘晓辉.  妇女研究论丛. 2008(04)
[2]批判与扬弃: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确立[J]. 陈文联.  求索. 2007(06)
[3]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国家主权思想[J]. 晋隆冈,闫洪刚.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3)
[4]五四时期李达关于妇女解放途径的思想[J]. 廖雅琴.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6(04)
[5]五四时期科学的妇女解放理论在中国的初步形成[J]. 夏晓丽.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5(03)
[6]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女权思想的形成[J]. 陈文联.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6)
[7]论五四时期毛泽东的妇女解放观[J]. 杨慧.  长白学刊. 2003(06)
[8]五四时期先进分子女权观的演变[J]. 谢水湘,陈文联.  江西社会科学. 2003(11)
[9]向警予在妇女解放运动中的理论贡献[J]. 陈文联.  船山学刊. 2003(02)
[10]“马克思与我们同行”[J]. 徐俊忠.  现代哲学. 2003(02)

硕士论文
[1]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D]. 李炳斋.山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91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91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0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