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泽东邓小平和谐政治关系理论研究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1-06-09 07:22
“政治关系的和谐就是社会的阶级、政党、民族等各种政治力量及其内部建立了较为和谐的关系,它们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1]在历史上,毛泽东和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谐社会”、“政治和谐”的概念,但他们的思想体系中有我们今天称作的“和谐社会”、“政治和谐”的内容,为此他们进行了毕生的理论探索。本论文在文献综述以及对别人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演绎归纳法、分析综合法和文献法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中更注重历史逻辑法和系统分析法的运用。本选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探讨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建国后对我国政治和谐关系的探索,展现毛泽东和邓小平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做的努力,科学归纳其基本思想和特点,对加强研究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政治和谐关系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关系理论的比较研究及启示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关系理论的内容,即毛泽东和邓小平对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和谐政治关系理论的内容、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和谐政党关系理论的内容、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和谐民族关系理论的内容。第二部分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关系理论相同点的分析...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关系理论探索的内容
(一)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关系理论探索的内容
(二)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关系理论探索的内容
二、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关系理论相同点的分析
(一) 毛泽东邓小平对和谐阶级关系理论探索的相同点
(二)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和谐政党关系理论探索的相同点
(三)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和谐民族关系理论探索的相同点
三、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关系理论探索不同点的分析
(一) 毛泽东邓小平对和谐阶级关系理论探索的不同点
(二)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和谐政党关系理论探索的不同点
(三)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和谐民族关系理论探索的不同点
四、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关系理论探索的启示
(一)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各阶级、各阶层和谐关系理论探索的启示
(二)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和谐政党关系理论探索的启示
(三)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和谐民族关系理论探索的启示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邓小平的党际思想[J]. 曹文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8)
[2]邓小平对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成功探索[J]. 郭彦森. 理论探索. 2008(03)
[3]邓小平党内和谐思想研究[J]. 潘泽林.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08(02)
[4]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思想论析[J]. 佀咏梅,董文化.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5]毛泽东关于和谐政治关系的探索[J]. 高翔莲,胡继慧. 湖北社会科学. 2007(04)
[6]毛泽东对建立和谐政治关系的探索及其历史局限[J]. 高翔莲,胡继慧. 求实. 2007(01)
[7]毛泽东政治和谐思想评析[J]. 曾芳莲,赖亦明.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12)
[8]浅谈邓小平对毛泽东和谐政治关系思想的继承——读《邓小平文选》二、三卷的体会[J]. 胡继慧,武彦斌. 法制与社会. 2006(15)
[9]毛泽东民族思想与邓小平民族理论之比较研究[J]. 贾东海.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10]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党际关系理论的探讨与实践[J]. 郑蕊.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3(02)
本文编号:3220212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关系理论探索的内容
(一)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关系理论探索的内容
(二)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关系理论探索的内容
二、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关系理论相同点的分析
(一) 毛泽东邓小平对和谐阶级关系理论探索的相同点
(二)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和谐政党关系理论探索的相同点
(三)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和谐民族关系理论探索的相同点
三、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关系理论探索不同点的分析
(一) 毛泽东邓小平对和谐阶级关系理论探索的不同点
(二)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和谐政党关系理论探索的不同点
(三)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和谐民族关系理论探索的不同点
四、毛泽东和邓小平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关系理论探索的启示
(一)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各阶级、各阶层和谐关系理论探索的启示
(二)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和谐政党关系理论探索的启示
(三)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和谐民族关系理论探索的启示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邓小平的党际思想[J]. 曹文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8)
[2]邓小平对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成功探索[J]. 郭彦森. 理论探索. 2008(03)
[3]邓小平党内和谐思想研究[J]. 潘泽林.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08(02)
[4]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思想论析[J]. 佀咏梅,董文化.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5]毛泽东关于和谐政治关系的探索[J]. 高翔莲,胡继慧. 湖北社会科学. 2007(04)
[6]毛泽东对建立和谐政治关系的探索及其历史局限[J]. 高翔莲,胡继慧. 求实. 2007(01)
[7]毛泽东政治和谐思想评析[J]. 曾芳莲,赖亦明.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12)
[8]浅谈邓小平对毛泽东和谐政治关系思想的继承——读《邓小平文选》二、三卷的体会[J]. 胡继慧,武彦斌. 法制与社会. 2006(15)
[9]毛泽东民族思想与邓小平民族理论之比较研究[J]. 贾东海.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10]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党际关系理论的探讨与实践[J]. 郑蕊.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3(02)
本文编号:3220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220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