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中的群众概念关涉

发布时间:2021-06-22 18:37
  意识形态与群众都是历史唯物主义中极其重要的概念,由于马克思没有明确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等原因,导致学术界对这两个概念的解读存在着明显的割裂化倾向。穿透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与群众概念的文本论述,特别是把群众概念置于意识形态视域中,就不难发现,马克思在阐述他的意识形态理论时,分别在群众的历史向度、价值向度、实践向度等视角上展现出群众是意识形态哲学批判的依托工具,是意识形态理论类别辨析的崭新视角,是意识形态功能彰显主要对象的鲜明意蕴。准确把握马克思的意识形态与群众概念之间蕴含的奥妙所在,对于深化理解这两个不同概念以及开辟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新视角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章来源】:湖湘论坛. 2020,33(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历史向度:意识形态哲学批判的依托工具
二、价值向度:意识形态理论类别辨析的崭新视角
三、实践向度:意识形态功能彰显的主要对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辨析——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的解读[J]. 吴胜锋.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6(06)
[2]阶级意识: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精神实质[J]. 张志丹.  社会科学. 2015(11)



本文编号:3243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243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8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