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恩格斯分工思想的一些认识
发布时间:2021-06-27 13:59
劳动分工理论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之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分工思想的提出,是在批判和继承国民经济学分工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分工思想是一种区别于以往分工思想,更为科学的理论。他们把分工的起源归结为个体发展需要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并认为人类分工采取的类型有一般的分工、特殊的分工以及个别的分工,这三种类型可以归结为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分工两种类型,社会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分工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在马克思恩格斯对分工发展的阐述中,表明了分工和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基本范畴的关系,经过对这些关系的表述,揭示了分工思想的特点。他们认为分工作为人类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是人类共同活动方式的分工和私有制条件下分工的统一。分工作为历史发展中的现象,其未来发展道路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职业性分工”将逐渐减弱,另一方面是“技术性分工”作为分工发展的主流趋势将永远存在于人类社会。所以,分工作为促进人类历史进步的力量之一,是人类进行群体实践的必然选择。马克思恩格斯的分工思想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将为促进国内社会分工更加合理化,并促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古典经济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对劳动分工的认识
2.1 柏拉图的分工思想
2.2 亚当·斯密的分工思想
2.3 萨伊、斯卡尔培克、穆勒等人的分工思想
2.4 马克思恩格斯对国民经济学家关于分工思想的扬弃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分工思想
3.1 分工的起源
3.2 分工的类型
3.3 分工的发展阶段
3.4 分工的特点
3.5 分工的历史趋势
第四章 分工发展的历史意义
4.1 分工是群体实践的社会存在形式
4.2 分工的发展建立在交往实践发展的基础上
4.3 发展分工是当前实践发展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分工理论的价值及其现实意义[J]. 关阳. 大众文艺(理论). 2009(13)
[2]马克思的分工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J]. 王虎学.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3]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二重逻辑[J]. 张振伟,林海燕. 湖北社会科学. 2009(01)
[4]论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实质[J]. 杨芳. 湖北社会科学. 2008(11)
[5]论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特点[J]. 杨芳. 湖北社会科学. 2008(03)
[6]分工理论综述[J]. 苗长青.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01)
[7]分工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J]. 杨琪,吴练达. 广西社会科学. 2008(01)
[8]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 张桂芳,石春霞.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7(11)
[9]对分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再认识[J]. 褚孔志. 前沿. 2007(09)
[10]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现实启示[J]. 高中华,徐岩.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6(05)
博士论文
[1]社会分工的历史衍进与理论反思[D]. 徐国民.华东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马克思的劳动观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D]. 吴波.河南大学 2009
[2]马克思的劳动分工观[D]. 魏现广.兰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52983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古典经济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对劳动分工的认识
2.1 柏拉图的分工思想
2.2 亚当·斯密的分工思想
2.3 萨伊、斯卡尔培克、穆勒等人的分工思想
2.4 马克思恩格斯对国民经济学家关于分工思想的扬弃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分工思想
3.1 分工的起源
3.2 分工的类型
3.3 分工的发展阶段
3.4 分工的特点
3.5 分工的历史趋势
第四章 分工发展的历史意义
4.1 分工是群体实践的社会存在形式
4.2 分工的发展建立在交往实践发展的基础上
4.3 发展分工是当前实践发展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分工理论的价值及其现实意义[J]. 关阳. 大众文艺(理论). 2009(13)
[2]马克思的分工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J]. 王虎学.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3]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二重逻辑[J]. 张振伟,林海燕. 湖北社会科学. 2009(01)
[4]论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实质[J]. 杨芳. 湖北社会科学. 2008(11)
[5]论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特点[J]. 杨芳. 湖北社会科学. 2008(03)
[6]分工理论综述[J]. 苗长青.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01)
[7]分工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J]. 杨琪,吴练达. 广西社会科学. 2008(01)
[8]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 张桂芳,石春霞.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7(11)
[9]对分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再认识[J]. 褚孔志. 前沿. 2007(09)
[10]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现实启示[J]. 高中华,徐岩.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6(05)
博士论文
[1]社会分工的历史衍进与理论反思[D]. 徐国民.华东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马克思的劳动观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D]. 吴波.河南大学 2009
[2]马克思的劳动分工观[D]. 魏现广.兰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52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252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