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国家建设视野下毛泽东反官僚主义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7 15:56
  官僚主义是长期存在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顽瘴痼疾,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实质侵蚀着党的根基,危害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先进性与合法性。反官僚主义正是党和国家必须承担的重大任务,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根据党所面临的反官僚主义形势和任务进行了具体的思考,针对不同的官僚主义等问题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一整套反官僚主义思想。毛泽东的反官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关于反官僚主义思考的辩证性继承,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现代国家建设的视角,对毛泽东的反官僚主义思想进行思想史考察,揭示其对当代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首先阐述毛泽东反官僚主义思想兴起的经典文本根源和事实基础,认清思想的源头,有利于从根源上深入理解该思想的理论基础与思想缘起。其次主要叙述并总结毛泽东反官僚主义思想在各阶段的特征与发展。再次对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的相关理论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传达了中国学者对毛泽东反官僚主义思想的思考,为读者描述官僚主义存在的表现与形式,包括主要表...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核心概念
一、毛泽东反官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和现实根源
    (一)理论渊源
    (二)现实根源
二、毛泽东反官僚主义思想的阶段性发展
    (一)1921-1949:反官僚主义思想的初步探索时期
    (二)1949-1958:反官僚主义思想的成熟运动时期
    (三)1958-1976:反官僚主义思想的曲折发展时期
三、毛泽东反官僚主义思想的构成内容
    (一)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
    (二)官僚主义的主要危害
    (三)反官僚主义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四、重思中国现代国家建设进程中毛泽东反官僚主义思想
    (一)毛泽东反官僚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二)毛泽东反官僚主义思想的运用
    (三)毛泽东反官僚主义思想的反思
五、毛泽东反官僚主义思想推动当代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启示
    (一)培养公共思想
    (二)巩固理性官僚体系制度化基础
    (三)民主与法治统一
    (四)释放社会发展的空间,让社会力量监督和平衡国家权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国家建设视域下统一战线的三重面相:策略、战略与治道[J]. 陈明明.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19(06)
[2]现代民族-国家:国家治理的新范式[J]. 刘永刚.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3]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干部队伍建设逻辑解析[J]. 陈辉.  行政论坛. 2019(05)
[4]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国家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J]. 陈金龙.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9(05)
[5]基础性权力:现代国家的标识——国家基础性权力的政治理论透视与解释[J]. 殷冬水,赵德昊.  学习与探索. 2019(09)
[6]新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经验、特征与核心动能[J]. 贺东航.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9(04)
[7]传统官僚制与理性官僚制的表达与实效分析——基于韦伯理论的展开[J]. 王世柱.  学术研究. 2019(04)
[8]论韦伯社会理论中现代国家的特质与实现[J]. 杨利敏.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9(02)
[9]中国信访制度的历史变迁[J]. 冯仕政.  社会科学文摘. 2018(09)
[10]反对官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思想新论[J]. 黄显中,蒋建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博士论文
[1]地方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研究[D]. 刘燕妮.山东大学 2019
[2]毛泽东党的纯洁性建设思想研究[D]. 李博.大连理工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毛泽东反腐败思想研究[D]. 韩艳珍.西南大学 2014
[2]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思想研究[D]. 边彦茹.河北大学 2009
[3]毛泽东反官僚主义思想评析[D]. 徐建文.山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53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253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4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