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22:14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地位。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重点靠教育来引领和支撑。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教育的一系列观点、学说和思想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四届领导集体依据不同时期的国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进行了与时俱进的丰富和创新。鉴于国内外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和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重唤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呼唤。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为中心线索,在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教育思想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我国四届领导集体在不同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我国四届领导集体不仅有各自鲜明时代的教育主题和独特的教育理念,而且还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发展战略和行动纲领。四届领导集体制定教育发展战略,选择教育行动纲领,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民族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其根本方法和立场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即实事求是的,这也是他们对我国教育问题本质一致的地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观点,论证了教育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其核心是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发展相一致、相协调。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对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教育思想 演进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商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0-091;A811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综述11-16
  • 1.2.1 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研究11-13
  • 1.2.2 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13-16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6-18
  • 1.3.1 研究思路16-17
  • 1.3.2 研究方法17
  • 1.3.3 创新之处17-18
  • 2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概述18-22
  • 2.1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含义18
  • 2.2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18-19
  • 2.3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19-22
  • 3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思想22-36
  • 3.1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落脚点和出发点22-25
  • 3.1.1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22-23
  • 3.1.2 人的本质23-24
  • 3.1.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24-25
  • 3.2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25-30
  • 3.2.1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含义26-28
  • 3.2.2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28-30
  • 3.3 教育和生产力30-32
  • 3.4 教育与社会关系32-34
  • 3.4.1 社会关系的含义32
  • 3.4.2 社会关系决定教育的具体表现32-34
  • 3.5 关于知识和知识分子34-36
  • 3.5.1 论知识34
  • 3.5.2 论知识分子34-36
  • 4 列宁的教育思想36-39
  • 4.1 列宁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新认识36-37
  • 4.2 列宁论社会主义人民教师的作用、地位和待遇37-39
  • 5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39-44
  • 5.1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39-41
  • 5.1.1 政治与业务相结合39
  • 5.1.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9-40
  • 5.1.3 学习和独创相结合40
  • 5.1.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0-41
  • 5.2 教育事业必须由党来领导41-44
  • 5.2.1 教育事业为何必须由党领导41-42
  • 5.2.2 党如何实现对教育事业的领导42-44
  • 6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44-59
  • 6.1 关于教育与社会主义建设44-47
  • 6.1.1 教育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44
  • 6.1.2 教育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44-45
  • 6.1.3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45-47
  • 6.2 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47-48
  • 6.3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48-53
  • 6.3.1 加强基础教育48-49
  • 6.3.2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49
  • 6.3.3 加快高等教育改革49-50
  • 6.3.4 强化成人教育50-51
  • 6.3.5 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51-53
  • 6.4 关于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53-57
  • 6.4.1 “四有”的内涵53-56
  • 6.4.2 培养“四有”新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56-57
  • 6.5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7-59
  • 6.5.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57
  • 6.5.2 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贯彻执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57-59
  • 7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创新59-69
  • 7.1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59-60
  • 7.2 推进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60-65
  • 7.2.1 适度超前发展教育、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大力推进高等教育60-62
  • 7.2.2 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62-64
  • 7.2.3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4-65
  • 7.3 着力发展素质教育65-69
  • 7.3.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65-66
  • 7.3.2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66-68
  • 7.3.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和重点68-69
  • 8 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丰富69-73
  • 8.1 发展教育的前提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69
  • 8.2 基本战略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69-70
  • 8.3 基本方针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70-71
  • 8.4 发展教育关键是尊师重教71
  • 8.5 发展教育根本目标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71-73
  • 9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对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启示73-76
  • 9.1 建设教育强国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73
  • 9.2 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宗旨73-74
  • 9.3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74-75
  • 9.4 推动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75
  • 9.5 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75-76
  • 结语76-77
  • 参考文献77-81
  • 后记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科;;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中的地位研究述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5期

2 卢国良;;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本质[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年01期

3 周小李;;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4 马静;“三个代表”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09期

5 郑雪莲;;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反思中国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6 王宗光;教育创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境界[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年02期

7 曾德昌;深入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 努力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J];楚雄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8 赵炳坤,王通;论新时期教育方针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年01期

9 魏丹;曹留成;;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中国境遇[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10 刘黎明;吕旭峰;;重唤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29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8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