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民本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2021-07-25 12:43
政治哲学是关于政治的本质、价值观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价值取向问题是政治哲学研究的最根本问题。邓小平的政治哲学在本质上是民本主义哲学,其政治本体论是人民主体论,其政治价值指向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邓小平的民本主义哲学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人民本位论、人民主体论、人民民主论、人民利益论。这四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有着不同的含义,共同构成了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其中,人民本位论是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的价值取向和立论基础,人民主体论是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的逻辑展开和核心内容,人民民主论是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和实现机制,人民利益论是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的理论归宿和落脚点。 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尤其是毛泽东的人民观的发展,是对传统“民本”思想以及对西方民主理论的借鉴与批判地继承。实事求是地弄清邓小平的民本主义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对传统“民本”思想以及对西方民主理论的创新与超越之处,是科学评价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的必然要求。 邓小平的民本主义哲学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国化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也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邓小平的政治哲学在本质上是民本主义哲学
(一) 政治哲学是关于政治的本质、价值观和发展规律的学说
(二) 价值取向问题是政治哲学的根本问题
(三) 邓小平政治哲学的民本主义本质
(四) 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
一、人民本位论
(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 必须正确处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三) 民心向背事关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二、人民主体论
(一) 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是革命与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二) 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体
(三)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人民民主论
(一)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 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方向
(三) 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
(四) 社会主义人权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人民利益论
(一) 人民利益的实现是社会主义最大的政治
(二) 将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作为检验我们各项工作成败的标准
(三) 人民利益的实现机制
结束语 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与时代启示
(一) 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
(二) 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的时代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原创性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泽民执政为民思想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现代转换[J]. 周腾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2]邓小平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J]. 王瑞娟. 理论探索. 2004(06)
[3]中华传统民本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 黄金桥. 党政干部论坛. 2004(10)
[4]邓小平民主思想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J]. 郭超. 理论学习. 2004(10)
[5]论邓小平的人民主体思想[J]. 李玉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6]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人民主体性思考[J]. 焦连志.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7]试论民本思想中的民主性因素及其现代价值[J]. 董延升.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5)
[8]试论邓小平的民本思想[J]. 蒋伏虎. 前沿. 2004(08)
[9]浅论邓小平民本思想[J]. 王俊荣,陈庆玲. 社科纵横. 2004(04)
[10]试论邓小平的新民本目的论[J]. 刘绍伏,赵永华,鲍刚. 学术交流. 2004(08)
本文编号:3302054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邓小平的政治哲学在本质上是民本主义哲学
(一) 政治哲学是关于政治的本质、价值观和发展规律的学说
(二) 价值取向问题是政治哲学的根本问题
(三) 邓小平政治哲学的民本主义本质
(四) 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
一、人民本位论
(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 必须正确处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三) 民心向背事关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二、人民主体论
(一) 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是革命与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二) 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体
(三)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人民民主论
(一)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 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方向
(三) 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
(四) 社会主义人权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人民利益论
(一) 人民利益的实现是社会主义最大的政治
(二) 将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作为检验我们各项工作成败的标准
(三) 人民利益的实现机制
结束语 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与时代启示
(一) 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
(二) 邓小平民本主义哲学的时代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原创性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泽民执政为民思想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现代转换[J]. 周腾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2]邓小平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J]. 王瑞娟. 理论探索. 2004(06)
[3]中华传统民本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 黄金桥. 党政干部论坛. 2004(10)
[4]邓小平民主思想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J]. 郭超. 理论学习. 2004(10)
[5]论邓小平的人民主体思想[J]. 李玉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6]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人民主体性思考[J]. 焦连志.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7]试论民本思想中的民主性因素及其现代价值[J]. 董延升.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5)
[8]试论邓小平的民本思想[J]. 蒋伏虎. 前沿. 2004(08)
[9]浅论邓小平民本思想[J]. 王俊荣,陈庆玲. 社科纵横. 2004(04)
[10]试论邓小平的新民本目的论[J]. 刘绍伏,赵永华,鲍刚. 学术交流. 2004(08)
本文编号:3302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302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