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化时期毛泽东对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和农村治理的重要探索——《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编辑及历史作用
发布时间:2021-08-02 01:28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作为毛泽东建国后关于农村发展的"第一次调查",产生于并进一步推动了新中国的农业合作化高潮,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轮廓,进而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各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该书蕴含了毛泽东关于通过组织起来办合作社来实现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建国以来党内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分歧和争论。其中汇编了176篇全国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实践案例,毛泽东通过编写按语的形式推介了合作社发展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帮助农村干部更好地掌握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政策和管理方法,对于巩固合作化发展的成果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高潮》两次编辑期间萌发形成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成为第一个全面描绘我国农村发展的蓝图,两者一起构成了新中国乡村振兴的第一个战略规划。
【文章来源】:岭南学刊. 2020,(04)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高潮》中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理论基础:《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二、《高潮》的编辑: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调查”
三、《高潮》: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党内分歧与争论的一次总结
四、《高潮》的历史作用:既反“左”又反右
本文编号:3316611
【文章来源】:岭南学刊. 2020,(04)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高潮》中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理论基础:《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二、《高潮》的编辑: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调查”
三、《高潮》: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党内分歧与争论的一次总结
四、《高潮》的历史作用:既反“左”又反右
本文编号:3316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31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