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性范式视角的科学发展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7 13:29
作为马克思主义当代化、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在思维方式上的变革和创新,是人类发展思维的新阶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复杂性研究,为我们探索这种复杂性和丰富性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复杂性范式视角。复杂性范式坚持以非线性思维、整体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为其分析和考虑问题作为出发点,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复杂世界的一种新的思维范式。复杂性范式正日益成为一种与传统科学范式不同的新方法,乃至成为一种引领人类未来的新思维范式。本文以复杂性范式为研究视角和研究工具,以思维范式指导发展观的形成和实践为基本论点,以科学发展观演进的思维脉络为研究主线,以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思维基础为逻辑起点,以复杂性思维指导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为逻辑终点。第一章内容概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文献综述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内容分析了复杂性相关概念,指出了复杂性范式的思维本质及其对科学发展观研究的启示。第三章内容探讨了科学发展观的复杂性思维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通过对比传统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演进特点,认为科学发展观蕴涵了非线性、整体性、协调性、人本性等复杂性思维特征,科学发展观...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第2章 概念与范畴
2.1 复杂性与复杂性科学
2.1.1 复杂性
2.1.2 复杂性科学
2.2 社会发展的复杂性
2.3 范式与复杂性范式
2.3.1 范式
2.3.2 复杂性范式基本特征
第3章 科学发展观的复杂性思维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
3.1 科学发展观演进的思维脉络
3.1.1 还原论思维背景下的传统发展观
3.1.2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3.2 科学发展观蕴涵的复杂性思维特征
3.2.1 非线性特征
3.2.2 整体性特征
3.2.3 协调性特征
3.2.4 人本性特征
3.3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方法论意义
3.3.1 以整体性思维把握社会发展全局,实现全面发展
3.3.2 以非线性思维处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实现协调发展
3.3.3 以过程思维把握社会发展的动态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3.3.4 以人本思维把握社会发展的目的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4章 复杂性思维指导下的科学发展观实践
4.1 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在思维方式的转变
4.2 当前影响科学发展观实践的思维障碍
4.2.1 片面、孤立的思维障碍
4.2.2 机械、静态的思维障碍
4.2.3 线性、确定论的思维障碍
4.2.4 物本、功利化的思维障碍
4.3 坚持以复杂性思维来指导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4.3.1 发展理念由传统型向科学型转变
4.3.2 发展目标由物本型向人本型转变
4.3.3 发展主体由片面型向全面型转变
4.3.4 发展客体由失调型向协调型转变
4.3.5 发展动力由一维型向多维型转变
4.3.6 发展标准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推进科学发展[J]. 赵洪祝. 求是. 2010(02)
[2]论思维方式与社会历史发展[J]. 王子平,白玉民.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01)
[3]正确认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满怀信心推进科学发展[J]. 张蔚萍. 学习论坛. 2009(08)
[4]从思维方式的转变看科学发展观的实现[J]. 杨小军,李小飞.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03)
[5]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J]. 李保忠,栗英.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9(02)
[6]科学发展观与“十个结合”[J]. 李捷. 北京社会科学. 2009(01)
[7]论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法及其特征[J]. 王建国.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9(01)
[8]科学发展观是当代新社会主义发展观[J]. 陈立旭.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9]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意蕴[J]. 肖向平.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10]科学发展观的时代价值[J]. 邹丽娟. 云南社会科学. 2008(S1)
本文编号:3347857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第2章 概念与范畴
2.1 复杂性与复杂性科学
2.1.1 复杂性
2.1.2 复杂性科学
2.2 社会发展的复杂性
2.3 范式与复杂性范式
2.3.1 范式
2.3.2 复杂性范式基本特征
第3章 科学发展观的复杂性思维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
3.1 科学发展观演进的思维脉络
3.1.1 还原论思维背景下的传统发展观
3.1.2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3.2 科学发展观蕴涵的复杂性思维特征
3.2.1 非线性特征
3.2.2 整体性特征
3.2.3 协调性特征
3.2.4 人本性特征
3.3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方法论意义
3.3.1 以整体性思维把握社会发展全局,实现全面发展
3.3.2 以非线性思维处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实现协调发展
3.3.3 以过程思维把握社会发展的动态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3.3.4 以人本思维把握社会发展的目的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4章 复杂性思维指导下的科学发展观实践
4.1 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在思维方式的转变
4.2 当前影响科学发展观实践的思维障碍
4.2.1 片面、孤立的思维障碍
4.2.2 机械、静态的思维障碍
4.2.3 线性、确定论的思维障碍
4.2.4 物本、功利化的思维障碍
4.3 坚持以复杂性思维来指导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4.3.1 发展理念由传统型向科学型转变
4.3.2 发展目标由物本型向人本型转变
4.3.3 发展主体由片面型向全面型转变
4.3.4 发展客体由失调型向协调型转变
4.3.5 发展动力由一维型向多维型转变
4.3.6 发展标准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推进科学发展[J]. 赵洪祝. 求是. 2010(02)
[2]论思维方式与社会历史发展[J]. 王子平,白玉民.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01)
[3]正确认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满怀信心推进科学发展[J]. 张蔚萍. 学习论坛. 2009(08)
[4]从思维方式的转变看科学发展观的实现[J]. 杨小军,李小飞.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03)
[5]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J]. 李保忠,栗英.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9(02)
[6]科学发展观与“十个结合”[J]. 李捷. 北京社会科学. 2009(01)
[7]论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法及其特征[J]. 王建国.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9(01)
[8]科学发展观是当代新社会主义发展观[J]. 陈立旭.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9]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意蕴[J]. 肖向平.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10]科学发展观的时代价值[J]. 邹丽娟. 云南社会科学. 2008(S1)
本文编号:3347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347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