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诞生前的准备工作——核心概念的使用、阐述与嬗变

发布时间:2021-08-17 20:05
  1843年,马克思在其著作中通过阐释"观念"与"意识"的概念,间接地表露了当时还相当模糊的"意识形态"思想。马克思认为,观念是一种"价值选择"的结果,"逻辑问题"是错误或虚假观念得以产生的原因,若想改变它,就必须从改变意识做起。马克思了解到"意识"及"观念"皆与"现实生活"分属于不同的领域,这是其"生活决定意识"原理的发端。从1844年起,他开始将"意识"与"观念"作为阐释的"主角"。在此基础上,马克思通过分析"劳动异化"的现象,说明了意识形态形成的"实践"环节,并阐述了"虚假意识"的生成原因。虽然这一时期马克思并未直接使用"意识形态"一词,但实际上是他的意识形态思想得以形成的酝酿期。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51(01)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 解析价值、逻辑与实践的意涵
二 厘清意识、观念与现实生活的差异
三 揭示异化劳动与虚假意识的关联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论“犹太人问题”——重提马克思早期思想演变中的一桩“公案”[J]. 聂锦芳.  现代哲学. 2013(06)



本文编号:3348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348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9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