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的交往理论及其时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1-08-21 17:35
  《德意志意识形态》阐述了交往与生产、生产力、社会发展等紧密广泛的联系,其中"交往"一词指称对象多样,包含丰富的交往思想内涵。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对于我国更好地推动世界交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国家加强互联互通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共建"一带一路"、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等一系列交往发展战略,推动着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进步。 

【文章来源】: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2(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概念阐析
    (一)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
    (二)精神层面的社会交往
    (三)互利共赢的世界交往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的价值意蕴
    (一)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二)增进各共同体的充分融合
    (三)推动人类自身的解放
三、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现实启迪
    (一)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二)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三)深度参与全球治理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海外传播研究[J]. 周良发,陈元晴,袁柏林.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2]《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郝淑芹.  求知. 2019(08)
[3]马克思交往思想的五重维度探究——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J]. 王苗.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8(18)
[4]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 彭萍萍.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7(02)



本文编号:3356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356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c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