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利益协调能力与社会整合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5 08:48
社会整合是执政党的一项重要职能和功能,利益协调是社会整合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实现社会整合是进行利益协调的目标。党的利益协调能力是中国共产党应当具备的基本执政能力之一,中国共产党应当在利益协调与社会整合中发挥主导作用。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探索如何更好地进行利益协调,虽然出现过曲折与失误,但党的利益协调能力和水平总体上在不断提升。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社会利益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生分化、贫富差距明显而且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社会结构变迁、市场经济的因素、制度体制不健全、政策上的偏失以及权力腐败等多种因素构成了利益协调与社会整合严峻形势的主要原因。新时期党进行利益协调、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新时期的利益协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利益协调,利益协调工作应当服从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局,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来进行。新时期提高党的利益协调能力、促进社会整合可以遵循下述思路:第一,新时期的利益协调要以满足和实现占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根本价值取向;并且要坚持全体人民利益共享,统筹兼顾、立足全局原则以及社会...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有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
第一章 党的利益协调与社会整合基本理论问题
一、利益与利益协调
二、利益协调与社会整合的关系
(一) 什么是社会整合
(二) 利益协调与社会整合密切相关
三、党的利益协调能力与执政能力
四、党在利益协调与社会整合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章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利益协调历史实践
一、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拉平贫富差距的“平均主义”
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三、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
第三章 新时期党的利益协调与社会整合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
一、新时期利益关系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 贫富分化严重、群体利益矛盾尖锐
(二) 城乡差距显著、三农问题突出
(三) 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明显
(四) 行业差距、单位差距突出
二、导致利益协调与社会整合严峻形势的主要原因
(一) 利益分化使得利益主体和利益来源多元化
(二) 市场经济自然倾向与防范体制不健全
(三) 社会转型期制度体制不健全、政策有偏失
(四) 生产力水平总体较低且发展不平衡
(五) 权力腐败与利益集团
第四章 新时期提高党的利益协调能力、促进社会整合的基本思路
一、树立并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与基本原则
(一) 党进行利益协调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 新时期党进行利益协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完善党的利益协调模式与方式
(一) 利益协调模式的历史性与时代性
(二) 新时期党的利益协调模式的构建
(三) 与时俱进,改进党的利益协调方式
三、建立健全党的利益协调机制
(一) 健全利益诉求机制
(二) 改革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三) 建立完善的利益平衡机制
(四) 建立利益矛盾预警机制与处置机制
(五) 建立健全利益约束引导机制
第五章 新时期提高党的利益协调能力、促进社会整合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一、重视领导干部自身的素质与观念
二、克服权力腐败与行业垄断
三、坚持民主与民生相结合
四、不能忽视社会整合的其他方式方法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期我国各级政府网络舆情掌控分析[J]. 郝遥,董德兵. 湖南社会科学. 2010(06)
[2]党的利益协调能力:内涵、功能与先进性要求[J]. 刘红凛.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0(08)
[3]构建和谐社会背景的利益协调机制[J]. 刘红凛. 重庆社会科学. 2010(05)
[4]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执政党社会整合能力建设[J]. 邵宇. 理论导刊. 2009(06)
[5]新中国农业合作化进程中的分配制度变迁及其政治含义[J]. 纪能文,张步先.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6]中国的区域政策和区域发展:回顾与前瞻[J]. 张军扩. 理论前沿. 2008(14)
[7]利益补偿与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发展[J]. 马艳,张峰. 社会科学研究. 2008(04)
[8]党的十七大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目标与着力点论析[J]. 柳礼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9]执政党的社会整合能力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 孙继红. 福建党史月刊. 2007(09)
[10]论执政党的社会整合[J]. 梁妍慧.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7(01)
博士论文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利益协调问题研究[D]. 范铁中.东北师范大学 2008
[2]和谐秩序与利益协调[D]. 王郅强.吉林大学 2006
[3]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D]. 卢希望.中共中央党校 2005
硕士论文
[1]我国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研究[D]. 陈媛媛.湖南师范大学 2009
[2]我国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创新研究[D]. 李静.大连理工大学 2008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利益协调问题研究[D]. 黄静婧.华中师范大学 2008
[4]论提高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利益协调能力[D]. 钱爱萍.新疆师范大学 2007
[5]社会转型时期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D]. 王爱巧.华中师范大学 2007
[6]论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D]. 潘鸣.苏州大学 2007
[7]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下的利益矛盾与利益协调[D]. 叶兵.合肥工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61804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有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
第一章 党的利益协调与社会整合基本理论问题
一、利益与利益协调
二、利益协调与社会整合的关系
(一) 什么是社会整合
(二) 利益协调与社会整合密切相关
三、党的利益协调能力与执政能力
四、党在利益协调与社会整合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章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利益协调历史实践
一、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拉平贫富差距的“平均主义”
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三、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
第三章 新时期党的利益协调与社会整合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
一、新时期利益关系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 贫富分化严重、群体利益矛盾尖锐
(二) 城乡差距显著、三农问题突出
(三) 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明显
(四) 行业差距、单位差距突出
二、导致利益协调与社会整合严峻形势的主要原因
(一) 利益分化使得利益主体和利益来源多元化
(二) 市场经济自然倾向与防范体制不健全
(三) 社会转型期制度体制不健全、政策有偏失
(四) 生产力水平总体较低且发展不平衡
(五) 权力腐败与利益集团
第四章 新时期提高党的利益协调能力、促进社会整合的基本思路
一、树立并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与基本原则
(一) 党进行利益协调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 新时期党进行利益协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完善党的利益协调模式与方式
(一) 利益协调模式的历史性与时代性
(二) 新时期党的利益协调模式的构建
(三) 与时俱进,改进党的利益协调方式
三、建立健全党的利益协调机制
(一) 健全利益诉求机制
(二) 改革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三) 建立完善的利益平衡机制
(四) 建立利益矛盾预警机制与处置机制
(五) 建立健全利益约束引导机制
第五章 新时期提高党的利益协调能力、促进社会整合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一、重视领导干部自身的素质与观念
二、克服权力腐败与行业垄断
三、坚持民主与民生相结合
四、不能忽视社会整合的其他方式方法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期我国各级政府网络舆情掌控分析[J]. 郝遥,董德兵. 湖南社会科学. 2010(06)
[2]党的利益协调能力:内涵、功能与先进性要求[J]. 刘红凛.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0(08)
[3]构建和谐社会背景的利益协调机制[J]. 刘红凛. 重庆社会科学. 2010(05)
[4]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执政党社会整合能力建设[J]. 邵宇. 理论导刊. 2009(06)
[5]新中国农业合作化进程中的分配制度变迁及其政治含义[J]. 纪能文,张步先.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6]中国的区域政策和区域发展:回顾与前瞻[J]. 张军扩. 理论前沿. 2008(14)
[7]利益补偿与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发展[J]. 马艳,张峰. 社会科学研究. 2008(04)
[8]党的十七大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目标与着力点论析[J]. 柳礼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9]执政党的社会整合能力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 孙继红. 福建党史月刊. 2007(09)
[10]论执政党的社会整合[J]. 梁妍慧.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7(01)
博士论文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利益协调问题研究[D]. 范铁中.东北师范大学 2008
[2]和谐秩序与利益协调[D]. 王郅强.吉林大学 2006
[3]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D]. 卢希望.中共中央党校 2005
硕士论文
[1]我国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研究[D]. 陈媛媛.湖南师范大学 2009
[2]我国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创新研究[D]. 李静.大连理工大学 2008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利益协调问题研究[D]. 黄静婧.华中师范大学 2008
[4]论提高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利益协调能力[D]. 钱爱萍.新疆师范大学 2007
[5]社会转型时期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D]. 王爱巧.华中师范大学 2007
[6]论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D]. 潘鸣.苏州大学 2007
[7]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下的利益矛盾与利益协调[D]. 叶兵.合肥工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61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361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