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毛泽东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7 05:10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村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也不例外。文章以国人所关注的农村现代化问题为切入点,探讨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建国初期的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文章首先对农村现代化的概念进行了澄清,并对农村现代化的特征进行了概括。当然,毛泽东的农村现代化思想并不是天生俱来的,它的产生有特定的背景。因此,文章在归纳农村现代化概念的基础上,对毛泽东的农村现代化思想及其渊源进行了梳理,对建国初期中国农村的概况作了描述,从而勾勒出毛泽东建国初期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的时空背景。文章重点考察了毛泽东建国初期的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及其实践,分别从确定农村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农村现代化的政治基础,解放农村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以及推动农村管理的现代化和农村人的现代化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毛泽东建国初期的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但是他的这一思想不可避免的具有实践的和本人的历史局限性。尽管如此,重温毛泽东建国初期的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对我们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毛泽东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的研究现状
    (三) 本文的创新点及其逻辑结构
一、建国初期毛泽东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的渊源
    (一) 传统农根社会思想的影响
    (二) 青少年时期的农民体验
    (三) 马克思列宁主义影响的结果
    (四) 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
二、建国初期毛泽东的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
    (一) 打破旧的经济秩序,确立农村现代化的经济基础
    (二) 确立新的政治秩序,为农村现代化提供政治保障
    (三) 发展生产力,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
    (四) 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村人的现代化
    (五) 提高管理水平,推进农村管理的现代化
三、建国初期毛泽东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评价及其当代启示
    (一) 建国初期毛泽东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出发点
    (二) 建国初期毛泽东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中的误区
    (三) 建国初期毛泽东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及其实践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毛泽东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产生的原因探析[J]. 岳奎.  党史博采(理论). 2006(05)
[2]新农村环境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J]. 岳奎.  决策探索. 2006(05)
[3]贾谊的民本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 岳奎.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1)
[4]论毛泽东“三农”思想的精神内涵与精神实质[J]. 钟凯雄,杨名刚.  嘉应学院学报. 2005(04)
[5]毛泽东对“三农”问题探索的历史性贡献和现实意义[J]. 何景春.  安徽史学. 2005(04)
[6]论毛泽东对“三农”问题的思考维度[J]. 郝华.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5(04)
[7]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与经验[J]. 袁金辉.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5(04)
[8]从农业合作化看毛泽东的公平观[J]. 王结发.  理论探索. 2005(04)
[9]毛泽东的“农本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 陈建新,周海春.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5(03)
[10]毛泽东“三农”思想及其启示[J]. 周行.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5(03)



本文编号:3388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388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a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