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1 14:38
  维护、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目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对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分析坐标,比较深入系统地阐述了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内涵、理论依据,分析了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对策性思考。本文在逻辑结构上分为四章:第一章,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概述。简要概述了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丰富内涵,包括共享的主体、共享的内容、共享的基本前提、共享的特点等方面;阐述了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第二章,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理论依据。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共享思想,为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现状。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辩证分析了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揭示了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存在问题的原因。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不够发达,具体原因主要包括发展理...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1章 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概述
    1.1 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内涵
    1.2 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1.2.1 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
        1.2.2 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内在要求
        1.2.3 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根本动力
第2章 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理论依据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享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享思想
        2.1.2 列宁的共享思想
    2.2 中国共产党人的共享思想
        2.2.1 关于共享的必要性
        2.2.2 关于共享的主体
        2.2.3 关于共享的内容
        2.2.4 关于共享的途径
第3章 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现状
    3.1 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取得的成就
        3.1.1 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3.1.2 民主政治权益不断提升
        3.1.3 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3.1.4 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3.2 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存在的问题
        3.2.1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
        3.2.2 人民享有的政治参与权利实现程度不同
        3.2.3 人民享有的文化资源不平衡
        3.2.4 人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
    3.3 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存在问题的原因
        3.3.1 发展理念的偏差
        3.3.2 具体制度的不健全
        3.3.3 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3.3.4 共享意识薄弱
第4章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途径
    4.1 确立“共建共享”的科学理念
        4.1.1 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4.1.2 “共建共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
    4.2 进一步夯实共享的物质基础
        4.2.1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4.2.2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
    4.3 健全和完善体现公平正义的制度
        4.3.1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
        4.3.2 健全政治参与制度,提高公民政治参与水平
        4.3.3 改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证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4.3.4 加快法制建设,为共享提供法律保障
    4.4 强化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
        4.4.1 树立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意识
        4.4.2 改革公共财政体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4.3 着重解决民生的关键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4.4 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与监督,规范行政人员行为
    4.5 提高广大人民的共享能力
        4.5.1 增强广大人民共享的主体意识和维权意识
        4.5.2 提升广大人民的文化素质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与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外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面面观[J]. 周弘.  求是. 2009(22)
[2]农村社保是民生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J]. 辜胜阻.  经济界. 2009(04)
[3]我国税制结构对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的分析与思考[J]. 闻媛.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04)
[4]“共同富裕”与“成果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民生思想[J]. 潘玲霞.  社会主义研究. 2009(01)
[5]论胡锦涛同志共享思想的科学内涵及价值导向[J]. 张宝林.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8(06)
[6]论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历史进程[J]. 蒯正明.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8(04)
[7]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关键[J]. 肖文涛,唐国清.  科学社会主义. 2008(05)
[8]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 李红凤.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9]十七大对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坚持与发展[J]. 洪远朋,郝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10]“成果共享”的实现必须形成六大机制[J]. 林其屏.  经济问题. 2008(02)

硕士论文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均衡问题研究[D]. 张涛伟.西安科技大学 2007
[2]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问题研究[D]. 汪娆.江西师范大学 2007
[3]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利益观及其当代意义[D]. 刘成.东北师范大学 2007
[4]农村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伦理探究[D]. 刘凤姣.湖南师范大学 2006
[5]论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D]. 王琴.吉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93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393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0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