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研究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断积累、沉淀、总结而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进步的特有贡献。它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丰富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当然,由于受当时历史和社会环境的限制,它还存在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不到位、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区分标准的模糊性、解决手段的单一性等不足,这些不足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加以注意和改进。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利益矛盾突出、党群干群矛盾突出、群体性事件成为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农村矛盾冲突的增多和处理难度的加大、民族宗教矛盾有所增加并日益复杂化、对抗性因素明显增加和发展趋势更加复杂多变等特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难度加大。因此,面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我们要从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中吸取有益经验,并加以丰富延伸。从整体上看,这一理论与实现“中国梦”既辩证统一,又相互促进:一方面,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引导我们用辩证思维的方式来认识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矛盾问题,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前提,另一方面,实现中国梦是对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继承、丰富和创新,也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因此,我们要积极学习借鉴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有益经验,按照认识矛盾、界定矛盾和处理矛盾三个循序渐进、相互衔接的辩证思维方式,正确处理中国梦实践中出现的各类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既要坚持毛泽东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提出的方针、政策,也要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还要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以建立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体制机制,提高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科学化水平,形成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合力,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
【关键词】:毛泽东 人民内部矛盾 理论贡献 当代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1 选题依据和意义8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0
- 3 研究方法和内容10-12
- 第1章 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主要内容12-19
- 1.1 两类矛盾: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的区别与联系13-15
- 1.2 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15-16
- 1.3 人民内部矛盾的判定标准16
- 1.4 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表现和解决办法16-19
- 第2章 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历史贡献19-29
- 2.1 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19-22
- 2.2 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22-26
- 2.3 丰富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26-29
- 第3章 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局限性29-33
- 3.1 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不到位29-30
- 3.2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区分标准的模糊性30-31
- 3.3 人民内部矛盾解决手段的单一性31-33
- 第4章 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当代意义33-40
- 4.1 人民内部矛盾的当代内涵33-35
- 4.2 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35-36
- 4.3 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历史经验36-40
- 参考文献40-43
- 致谢43-44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文昭;;国际视域下的“中国梦”[J];领导之友;2009年05期
2 卢春山;;为中国梦自主自觉地奋斗[J];红旗文稿;2012年24期
3 鲁薇;;“美国梦”与“中国梦”[J];北京观察;2012年12期
4 周天勇;;如何实现十几亿人的中国梦[J];民主与科学;2012年06期
5 叶再春;;“中国梦”随想[J];前线;2013年01期
6 程曼丽;;“扒粪”之后需要什么?——兼谈“中国梦”[J];新闻与写作;2013年01期
7 翁淮南;张少义;陈方;冯静;王慧;;畅想中国梦 实干兴邦国——中国梦的十度空间[J];党建;2013年02期
8 朱继东;;“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在哪里?[J];党建;2013年02期
9 本刊编辑部;;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J];理论导报;2013年01期
10 由佳田;;“中国梦”开创社会文明新境界[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儒杰;;发展与公正: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价值取向[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韩庆祥;王海滨;;中国梦:根本前提、精神实质和实现路径[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3 许志功;;以党的科学理论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颜晓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包含倡导劳动[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柳洁;;以行业梦托起中国梦[A];浙江盐业(2013年第4期总第153期)[C];2013年
6 李仕湘;;我的中国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7 方晓;;“中国梦”与中国外交:世界贡献 中国打造[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8 李德顺;;中国梦的主体性意蕴[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9 熊炜;;围绕中国梦思想,推进中国的外交与国际关系研究[A];第五届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会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祁敬宇;;刍议大国崛起中的金融问题——兼议金融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作用[A];第五届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会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萍;“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08年
2 秦毅;1.9%绝不是中国梦[N];中华建筑报;2009年
3 郭英剑;“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区别在哪里[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4 毛颖颖;让每个人都有一个“中国梦”[N];北京日报;2010年
5 张红;呼唤“中国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6 本报记者 张骏 王海燕;“中国梦”触动了我们内心激情[N];解放日报;2012年
7 李思辉;温故《一九四二》,憧憬“中国梦”[N];光明日报;2012年
8 本报评论员;唯有实干,,才能实现中国梦[N];湖南日报;2012年
9 邓佑标;“中国梦”,我们一路追逐[N];解放军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夏斌;“中国梦”必将成为时代强音[N];解放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苹;以“中国梦”引领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娄银梅;中国梦与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秋山;“中国梦”的理论渊源与内涵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
2 韩校;“中国梦”学理框架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3 高丽娜;践行群众路线对实现中国梦的当代价值[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4 李丹;重庆市大学生的中国梦与其成就动机、学习责任心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杨先利;论当代大学生“中国梦”教育[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6 王晓波;中国梦及其实现方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7 辛晓宁;试论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的哲学思想[D];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15年
8 李雨泽;科技因素对实现“中国梦”的影响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9 李娇;习近平的“中国梦”解析[D];渤海大学;2015年
10 卞浩tD;“中国梦”的价值及其世界认同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9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39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