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认识与借鉴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9 10:10
自1840年西方列强进入中国,中国的历史实践就不断被各种西方因素嵌入或浸润,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也必然要被置于中西历史一统的景观中去审视。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和制度参照物主要源自西方,因此探索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进程不能不从西方民主着手。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使民主作为救亡图存的良剂,成为国人的理想与追求,毛泽东就是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开始接触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从早年笃信西方民主到五四前后转向批判西方民主、接受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根据中国的特殊情况,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某些合理内容与形式,探索中国自己的民主道路;后到晚年试图进行“大民主”实践,却给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带来空前的灾难。终其一生,毛泽东都在为如何在古老的中国找到一条区别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新路而努力。然则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决定了中国民主建设必然走制度建设优先于思想建设的道路;救亡情绪的浓重使得近代国人在寻找救国道路时,总是把眼光聚集于能否现实实行的可能性上,而不可能在民主思想的推广上下更深的工夫;“民主”不过是向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借来谋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工具。这些时代烙印,深深的刻在毛泽东心中,及至其对中国民主道路...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内部分
1.3.2 国外部分
1.4 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神往与吸纳:民主主义者的选择
2.1 早年在湘期间对西方民主的初步认识
2.2 新文化大潮中对激进式民主的积极追求
2.2.1 平民反抗强权即为“德谟克拉西”
2.2.2 民众的大联合:唯物思想下的民主观念
2.3 作为先觉者的毛泽东对西方民主的反思
2.3.1 对“湖南共和国”的积极追求
2.3.2 劳动立法:对“全民政治”的反思与批判
第3章 批判与借鉴:新民主主义之发展
3.1 抗日烽火中毛泽东民主思想的深化
3.1.1 抗日战争具有抗日与民主改革“双重性质”
3.1.2 新民主制度的尝试
3.2 新民主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3.2.1 新民主主义政治的构建
3.2.2 “三三制”:新民主主义思想下的民主实践
3.3 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底气
3.3.1 融世界性与民族性于一体的民主思想
3.3.2 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新模式
第4章 型范与超越:构建新中国的政治制度
4.1 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
4.1.1 宪政体制下权力的分立与制衡
4.1.2 民主思想下政治制度的架构
4.2 新中国政治制度的构建
4.2.1 构建三层立体式的政治结构
4.2.2 “这个规矩要立好”
4.3 个人权威下民主制度建设的歧途
4.3.1 “手段论”:民主的错位
4.3.2 民主建设的歧途:以个人权威代替制度建设
第5章 迷失与涅槃:政治运动狂热中的大民主实践
5.1 西方民主参照下中国民主实践的混乱
5.1.1 “大民主”与运动:直接民主的狂热实践
5.1.2 从“人民民主”到“人民统治”:虚化的人民
5.2 艰难前行中的中国民主进程
5.2.1 “文化大革命”的反思
5.2.2 制度化民主建设在“大民主”的废墟上艰难起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战时期毛泽东民主执政思想探析[J]. 熊辉,王孔容.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8(03)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历史地位[J]. 陈其胜. 云梦学刊. 2008(03)
[3]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 李向勇. 江汉论坛. 2008(04)
[4]对毛泽东“大民主”思想的再认识[J]. 张新明,李晓社.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5]2001年以来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研究综述[J]. 赵海龙,拓宏伟. 党史文苑. 2008(02)
[6]毛泽东的党内民主思想论析[J]. 刘文利,苗伟东. 前沿. 2008(02)
[7]毛泽东及中共中央对新民主主义过渡问题的理论探索[J]. 王瑞芳.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8]民主观的两种理论模式——毛泽东、邓小平民主观比较研究[J]. 徐进功.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06)
[9]抗战时期毛泽东的民主政治思想[J]. 王安平,曾庆亮.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6(04)
[10]毛泽东的民主思想及其历史局限性[J]. 吴显立,汪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6(01)
本文编号:3401418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内部分
1.3.2 国外部分
1.4 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神往与吸纳:民主主义者的选择
2.1 早年在湘期间对西方民主的初步认识
2.2 新文化大潮中对激进式民主的积极追求
2.2.1 平民反抗强权即为“德谟克拉西”
2.2.2 民众的大联合:唯物思想下的民主观念
2.3 作为先觉者的毛泽东对西方民主的反思
2.3.1 对“湖南共和国”的积极追求
2.3.2 劳动立法:对“全民政治”的反思与批判
第3章 批判与借鉴:新民主主义之发展
3.1 抗日烽火中毛泽东民主思想的深化
3.1.1 抗日战争具有抗日与民主改革“双重性质”
3.1.2 新民主制度的尝试
3.2 新民主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3.2.1 新民主主义政治的构建
3.2.2 “三三制”:新民主主义思想下的民主实践
3.3 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底气
3.3.1 融世界性与民族性于一体的民主思想
3.3.2 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新模式
第4章 型范与超越:构建新中国的政治制度
4.1 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
4.1.1 宪政体制下权力的分立与制衡
4.1.2 民主思想下政治制度的架构
4.2 新中国政治制度的构建
4.2.1 构建三层立体式的政治结构
4.2.2 “这个规矩要立好”
4.3 个人权威下民主制度建设的歧途
4.3.1 “手段论”:民主的错位
4.3.2 民主建设的歧途:以个人权威代替制度建设
第5章 迷失与涅槃:政治运动狂热中的大民主实践
5.1 西方民主参照下中国民主实践的混乱
5.1.1 “大民主”与运动:直接民主的狂热实践
5.1.2 从“人民民主”到“人民统治”:虚化的人民
5.2 艰难前行中的中国民主进程
5.2.1 “文化大革命”的反思
5.2.2 制度化民主建设在“大民主”的废墟上艰难起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战时期毛泽东民主执政思想探析[J]. 熊辉,王孔容.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8(03)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历史地位[J]. 陈其胜. 云梦学刊. 2008(03)
[3]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 李向勇. 江汉论坛. 2008(04)
[4]对毛泽东“大民主”思想的再认识[J]. 张新明,李晓社.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5]2001年以来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研究综述[J]. 赵海龙,拓宏伟. 党史文苑. 2008(02)
[6]毛泽东的党内民主思想论析[J]. 刘文利,苗伟东. 前沿. 2008(02)
[7]毛泽东及中共中央对新民主主义过渡问题的理论探索[J]. 王瑞芳.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8]民主观的两种理论模式——毛泽东、邓小平民主观比较研究[J]. 徐进功.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06)
[9]抗战时期毛泽东的民主政治思想[J]. 王安平,曾庆亮.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6(04)
[10]毛泽东的民主思想及其历史局限性[J]. 吴显立,汪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6(01)
本文编号:3401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0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