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角度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发布时间:2021-09-22 05:37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基于互联网思维,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价值引导和理念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注意网络空间中不断优化意识形态环境、中式主流意识形态网络影响,明确意识形态网络传播机理,旨在实现其在网络空间中的良性循环。
【文章来源】:才智. 2020,(11)
【文章页数】:1 页
【文章目录】:
一、对网络意识形态环境进行优化
(一)建设主流网络意识形态。
(二)引领网络社会思潮。
(三)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技术保障。
二、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产生的影响
三、明确意识形态网络传播机理
(一)网络据点。
(二)意见领袖。
(三)法治规范。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借力“互联网+”提升马克思主义影响力[J]. 杨叶平. 理论探索. 2017(04)
[2]互联网思维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 陈联俊.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02)
本文编号:3403237
【文章来源】:才智. 2020,(11)
【文章页数】:1 页
【文章目录】:
一、对网络意识形态环境进行优化
(一)建设主流网络意识形态。
(二)引领网络社会思潮。
(三)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技术保障。
二、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产生的影响
三、明确意识形态网络传播机理
(一)网络据点。
(二)意见领袖。
(三)法治规范。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借力“互联网+”提升马克思主义影响力[J]. 杨叶平. 理论探索. 2017(04)
[2]互联网思维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 陈联俊.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02)
本文编号:3403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03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