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5 12:09
  劳动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出场环节,是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正是在对劳动概念的深入阐发,促使马克思形成了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思想根基。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工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劳动形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生产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也对劳动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我们更应该坚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为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注入新时代的血液,充分彰显马克思劳动理论的新时代崭新意蕴。当我们置身于人类劳动发展史中把握马克思劳动理论时,不难发现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时代背景的催生以及对前人理论思想的科学汲取。在资本主义掠夺式发展中,无产阶级沦为创造利益的工具,此时的劳动已然丧失了人的本质,明辨的马克思将视角聚焦在无产阶级的劳动现状,为人的自由解放提供理论支点。文章首先通过对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的劳动理论进行梳理,分别从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近代重农主义学派代表人洛克、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等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的理论中提炼其劳动思想,并分别指...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历史回溯
    一、马克思劳动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资产阶级的掠夺壮大
        (二)无产阶级的绝境求生
    二、马克思劳动理论形成的理论来源
        (一)亚里士多德的劳动思想
        (二)洛克的重农主义劳动理论
        (三)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四)黑格尔的抽象劳动理论
    注释
第三章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内容延展
    一、马克思劳动理论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劳动理解的哲学转向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劳动内涵的社会历史探究
        (三)《资本论》:对劳动理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二、马克思对劳动与生产的概念界定
        (一)劳动的概念
        (二)生产的内涵
    三、马克思劳动理论的三重构架
        (一)劳动与现实的人
        (二)劳动与社会生产
        (三)劳动与人类历史
    注释
第四章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有利于稳固新时代劳动教育机制
        (一)培育时代青年正确的劳动观
        (二)健全社会劳动人才培养体系
    二、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
        (一)改善当代社会劳动关系
        (二)增进人民的劳动幸福感
    三、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
        (一)弘扬尊重劳动的“劳模精神”
        (二)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409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09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c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