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婚姻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1 01:56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个时期,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因此创建更加和谐的社会显得迫在眉睫。然而,家庭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家庭的幸福与否与社会的稳定和谐息息相关。由此,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婚姻家庭中所存在的问题,构建幸福和谐的婚姻家庭氛围,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恩格斯对家庭的起源、历史变化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同时,还对各时期家庭形式的变化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恩格斯展望了人类婚姻的前景,形成了他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观:爱情是两性的相互之爱、恒久之爱;婚姻必须符合道德要求;婚姻双方都应享有充分的自由;妇女的解放与两性的平等应当相联;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将继续存在。恩格斯的婚姻观不仅变革了人类社会的婚姻家庭道德观,对两种生产理论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婚姻家庭观,而且助力着我国婚姻...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Summary
导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一、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婚姻观的形成背景
(一)恩格斯婚姻观的时代背景
1.市民社会混乱的婚姻道德观
2.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婚姻观的污蔑
(二)恩格斯婚姻观的理论来源
1.黑格尔的婚姻观:婚姻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
2.巴霍芬的婚姻观:社会的婚制是由“杂婚”向个体婚制过渡
3.摩尔根的婚姻观:婚姻家庭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
4.马克思的婚姻观:婚姻是家庭的基础
二、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婚姻观的主要内容
(一)婚姻家庭形式的历史变化
1.四种婚姻家庭形式的历史变化
2.婚姻家庭形式变化的原因分析
(二)婚姻观的主要论述
1.爱情是两性的相互之爱、恒久之爱
2.婚姻应该符合道德要求
3.婚姻双方都应享有充分的自由
4.妇女的解放与两性的平等应当相连
5.一夫一妻的制度将继续存在
三、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婚姻观的当代价值
(一)恩格斯婚姻观的理论价值
1.充实了唯物史观“两种生产”理论
2.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婚姻家庭观
3.变革了人类社会的婚姻家庭道德观
(二)恩格斯婚姻观的现实价值
1.当代中国婚姻存在的问题
2.当代中国婚姻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3.恩格斯婚姻观对解决当代中国婚姻问题的指导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史唯物主义下的马克思恩格斯家庭思想及其启示[J]. 刘希刚.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4(05)
[2]浅析恩格斯的婚姻家庭伦理观[J]. 谭力嘉. 绥化学院学报. 2014(03)
[3]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及其当代价值[J]. 陈旸. 理论月刊. 2013(08)
[4]恩格斯家庭思想对唯物史观的丰富与发展研究[J]. 王福山. 前沿. 2013(14)
[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观浅析[J]. 李岑,熊丽英. 经济研究导刊. 2012(13)
[6]论黑格尔婚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张有才. 求索. 2012(03)
[7]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规范思想初探[J]. 刘苏. 甘肃理论学刊. 2012(02)
[8]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婚姻家庭理论试梳理[J]. 赵绥生,刘芳.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9]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转向及其启示[J]. 李桂梅. 哲学研究. 2011(04)
[10]摩尔根《古代社会》: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J]. 孙平.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4)
硕士论文
[1]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思想研究[D]. 智静.河北大学 2016
[2]社会转型时期家庭伦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刘坤.山东师范大学 2014
[3]恩格斯婚姻家庭思想探析[D]. 秦晓静.上海师范大学 2014
[4]恩格斯婚姻家庭伦理思想研究[D]. 邢文蕴.江苏师范大学 2013
[5]马克思和恩格斯家庭思想研究[D]. 高敏.江西师范大学 2011
[6]马克思家庭伦理观初探[D]. 董秀丽.黑龙江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17025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Summary
导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一、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婚姻观的形成背景
(一)恩格斯婚姻观的时代背景
1.市民社会混乱的婚姻道德观
2.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婚姻观的污蔑
(二)恩格斯婚姻观的理论来源
1.黑格尔的婚姻观:婚姻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
2.巴霍芬的婚姻观:社会的婚制是由“杂婚”向个体婚制过渡
3.摩尔根的婚姻观:婚姻家庭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
4.马克思的婚姻观:婚姻是家庭的基础
二、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婚姻观的主要内容
(一)婚姻家庭形式的历史变化
1.四种婚姻家庭形式的历史变化
2.婚姻家庭形式变化的原因分析
(二)婚姻观的主要论述
1.爱情是两性的相互之爱、恒久之爱
2.婚姻应该符合道德要求
3.婚姻双方都应享有充分的自由
4.妇女的解放与两性的平等应当相连
5.一夫一妻的制度将继续存在
三、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婚姻观的当代价值
(一)恩格斯婚姻观的理论价值
1.充实了唯物史观“两种生产”理论
2.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婚姻家庭观
3.变革了人类社会的婚姻家庭道德观
(二)恩格斯婚姻观的现实价值
1.当代中国婚姻存在的问题
2.当代中国婚姻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3.恩格斯婚姻观对解决当代中国婚姻问题的指导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史唯物主义下的马克思恩格斯家庭思想及其启示[J]. 刘希刚.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4(05)
[2]浅析恩格斯的婚姻家庭伦理观[J]. 谭力嘉. 绥化学院学报. 2014(03)
[3]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及其当代价值[J]. 陈旸. 理论月刊. 2013(08)
[4]恩格斯家庭思想对唯物史观的丰富与发展研究[J]. 王福山. 前沿. 2013(14)
[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观浅析[J]. 李岑,熊丽英. 经济研究导刊. 2012(13)
[6]论黑格尔婚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张有才. 求索. 2012(03)
[7]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规范思想初探[J]. 刘苏. 甘肃理论学刊. 2012(02)
[8]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婚姻家庭理论试梳理[J]. 赵绥生,刘芳.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9]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转向及其启示[J]. 李桂梅. 哲学研究. 2011(04)
[10]摩尔根《古代社会》: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J]. 孙平.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4)
硕士论文
[1]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思想研究[D]. 智静.河北大学 2016
[2]社会转型时期家庭伦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刘坤.山东师范大学 2014
[3]恩格斯婚姻家庭思想探析[D]. 秦晓静.上海师范大学 2014
[4]恩格斯婚姻家庭伦理思想研究[D]. 邢文蕴.江苏师范大学 2013
[5]马克思和恩格斯家庭思想研究[D]. 高敏.江西师范大学 2011
[6]马克思家庭伦理观初探[D]. 董秀丽.黑龙江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17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17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