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时间”概念及其人类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1-10-08 18:01
  马克思是从劳动本体论的角度讨论时间问题的,在比较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时,马克思把价值定义为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而劳动又表现为一定的劳动过程,即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划分为劳动者如何获得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奠定了理论基础;如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延长自由时间也就成为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根据和表现。马克思的时间概念内在地蕴含着自然时间、社会时间和意义时间三个向度;人的解放除了通过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从而使劳动产品回归劳动者所有之外,还表现在社会时间的合理分配和意义时间的不断生成两个方面。时间概念如何走进马克思哲学研究的视野,如何基于个体体验而又超越个体进入类的共同体中,成为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时间理论的逻辑起点;时间不仅具有统计学意义,更有社会和人类学意义,是领悟马克思时间思想的核心。在现代性场域下,时间如何具有本体论和人类学意义,马克思的时间思想无疑是理解这些问题时必须高度重视的理论遗产。 

【文章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时间的统计学向度
二、时间的社会性本质
    (一)劳动之于个体和类的本体论意义
    (二)商品生产和交换以及剩余价值生产中的社会时间
    (三)从劳动时间到社会时间:超越经济学意义的劳动
三、时间的人类学意义



本文编号:3424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24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4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