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虚幻共同体的批判及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1-10-10 18:35
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精髓,尤其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虚幻共同体的批判,正是看清楚了资本主义虚假的本质,马克思才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真正共同体。“共同体”并不是马克思发明的词汇,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也正是站在了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论证得出的。作为特定历史背景下和理论资源基础上的产物,本文通过梳理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思想;康德、黑格尔的社会发展理论以及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表明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渊源。马克思鉴于当时资本主义压迫、剥削工人阶级,极大的限制个人的发展,因此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始终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在马克思看来,共同体绝对不是某种概念意义上的社会实体形态,而应该是基于共同发展与共同利益而自愿结合在一起的共同关系模式。源于对传统共同体时期的考察,马克思承认了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进步意义,同时马克思也认清资本主义虚幻共同体包含着剥削、压迫和强制关系的发展本质。马克思对虚幻共同体的批判依然是我们审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基于此,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市民社会的内在分裂与人的异化、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性本质两个角度深刻揭示...
【文章来源】: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框架及创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历史语境下的共同体
(二)马克思视域下的共同体
二、研究思路与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三)困难与对策
第二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逻辑前提与内在结构
第一节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逻辑前提
一、时代背景
二、理论渊源
第二节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内在结构
一、传统共同体的瓦解
二、虚幻共同体的批判
三、真正共同体的建构
第三章 马克思对虚幻共同体的实质的揭批
第一节 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内在分裂与人的异化
一、市民社会的内在分裂
二、现实的人的异化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性本质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性本质与对统治阶级利益的守护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性
第三节 以马克思对虚幻共同体的批判审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当代资本主义依旧是虚幻共同体
二、当代资本主义虚幻共同体必然被真正共同体替代
第四章 马克思对迈向真正共同体的路径建构
第一节 真正共同体的基本要义
一、真正共同体的内涵
二、真正共同体的价值旨归
第二节 通往真正共同体的基础路径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保障
二、共同利益是社会基础
三、人民主体是主体保证
四、和平发展是外部环境
第三节 以马克思对真正共同体的取向关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切实加强政治文明建设
二、建立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三、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动摇
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格尔和谐社会观的伦理意蕴[J]. 苗贵山. 道德与文明. 2011(02)
[2]西方共同体主义的和谐意蕴[J]. 韩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3]马克思对“共同体”的探索历程及其内在旨趣[J]. 秦龙.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0(06)
[4]马克思恩格斯“真实共同体”思想的民主价值[J]. 陈华森. 前沿. 2010(07)
[5]马克思“虚幻共同体”思想的存在论基础[J]. 刘海江.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0(01)
[6]共同体:人的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及其现代意义[J]. 胡群英. 甘肃理论学刊. 2010(01)
[7]马克思的共同体理论及其当代性[J]. 池忠军. 学海. 2009(05)
[8]马克思共同体概念的哲学阐释[J]. 刘海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9]“共同体”、“资产阶级社会”、“自由人联合体”——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嬗变看马克思的社会“三形态”[J]. 王虎学,万资姿. 湖北社会科学. 2009(01)
[10]伦理共同体与政治共同体——重读康德的《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J]. 陈家琪.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博士论文
[1]从共同体到联合体—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D]. 陈凯.华侨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研究[D]. 胡业成.中共中央党校 2013
[2]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 边国锋.山东师范大学 2011
[3]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价值研究[D]. 赵艳琴.苏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28931
【文章来源】: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框架及创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历史语境下的共同体
(二)马克思视域下的共同体
二、研究思路与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三)困难与对策
第二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逻辑前提与内在结构
第一节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逻辑前提
一、时代背景
二、理论渊源
第二节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内在结构
一、传统共同体的瓦解
二、虚幻共同体的批判
三、真正共同体的建构
第三章 马克思对虚幻共同体的实质的揭批
第一节 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内在分裂与人的异化
一、市民社会的内在分裂
二、现实的人的异化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性本质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性本质与对统治阶级利益的守护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性
第三节 以马克思对虚幻共同体的批判审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当代资本主义依旧是虚幻共同体
二、当代资本主义虚幻共同体必然被真正共同体替代
第四章 马克思对迈向真正共同体的路径建构
第一节 真正共同体的基本要义
一、真正共同体的内涵
二、真正共同体的价值旨归
第二节 通往真正共同体的基础路径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保障
二、共同利益是社会基础
三、人民主体是主体保证
四、和平发展是外部环境
第三节 以马克思对真正共同体的取向关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切实加强政治文明建设
二、建立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三、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动摇
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格尔和谐社会观的伦理意蕴[J]. 苗贵山. 道德与文明. 2011(02)
[2]西方共同体主义的和谐意蕴[J]. 韩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3]马克思对“共同体”的探索历程及其内在旨趣[J]. 秦龙.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0(06)
[4]马克思恩格斯“真实共同体”思想的民主价值[J]. 陈华森. 前沿. 2010(07)
[5]马克思“虚幻共同体”思想的存在论基础[J]. 刘海江.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0(01)
[6]共同体:人的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及其现代意义[J]. 胡群英. 甘肃理论学刊. 2010(01)
[7]马克思的共同体理论及其当代性[J]. 池忠军. 学海. 2009(05)
[8]马克思共同体概念的哲学阐释[J]. 刘海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9]“共同体”、“资产阶级社会”、“自由人联合体”——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嬗变看马克思的社会“三形态”[J]. 王虎学,万资姿. 湖北社会科学. 2009(01)
[10]伦理共同体与政治共同体——重读康德的《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J]. 陈家琪.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博士论文
[1]从共同体到联合体—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D]. 陈凯.华侨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研究[D]. 胡业成.中共中央党校 2013
[2]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 边国锋.山东师范大学 2011
[3]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价值研究[D]. 赵艳琴.苏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28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28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