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诺莎与马克思的内在性思想
发布时间:2021-10-12 07:43
自阿尔都塞以来,当代马克思主义对斯宾诺莎进行了深入的重新解读。在实践中与此相伴随的是六七十年代的革命风暴及其消散,社会主义阵营的崩溃和全球资本主义的成熟。在理论中,同样是激进思想家的德勒兹创造性地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斯宾诺莎,施特劳斯学派富有影响地探究了斯宾诺莎的隐微教导,许多生态主义者推崇斯宾诺莎的自然概念。随着哈特与奈格里出版《帝国》三部曲,斯宾诺莎的复活正在变得更加意义重大。这篇论文研究了斯宾诺莎和马克思的内在性思想,主要的理论对手是康德和黑格尔各自对内在性的理解。对康德来说,内在性与超越性的关系正如理论与实践、知识与信仰的关系那样。我们无法仅仅通过内在性理解我们如何可能介入事物本身,却只能把我们向来具有的自由还原为必然性、合理性。黑格尔正确地指出超越性不在内在性的彼岸,而是内在性自我发展的一个环节。辩证法的特征是内在批判、内在超越。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康德式的理解与重商主义一致,黑格尔则把握了资本主义不断自我革命的逻辑。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推进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斯宾诺莎没有辩证法,坚持单纯的内在性:在一切事物的相互关系之外不存在不动的推动者,上帝的力量无非是自然力。与...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超越论的资产阶级性质
第一章 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
第一节 政治的双重目的:自由与和平
第二节 三种知识形式:经验与想象,理性的推理,直观的真观念
第二章 斯宾诺莎与黑格尔如何让我们思考革命
第一节 斯宾诺莎的实体与黑格尔的历史目的论
第二节 斯宾诺莎的样式与黑格尔的市民社会
第三章 马克思的内在性思想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生产关系
第二节 政治革命与社会变革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格尔与海德格尔[J]. H.-G.伽达默尔,邓晓芒. 哲学译丛. 1991(05)
本文编号:3432159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超越论的资产阶级性质
第一章 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
第一节 政治的双重目的:自由与和平
第二节 三种知识形式:经验与想象,理性的推理,直观的真观念
第二章 斯宾诺莎与黑格尔如何让我们思考革命
第一节 斯宾诺莎的实体与黑格尔的历史目的论
第二节 斯宾诺莎的样式与黑格尔的市民社会
第三章 马克思的内在性思想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生产关系
第二节 政治革命与社会变革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格尔与海德格尔[J]. H.-G.伽达默尔,邓晓芒. 哲学译丛. 1991(05)
本文编号:34321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32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