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1-11-16 21:38
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作为邓小平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维护执政安全的行动指南。邓小平虽然没有在他的著作中直接使用“执政安全”这一概念,但是却一直在深入地探讨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如何确保执政安全这一紧迫而长期的历史性课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从决定和影响执政安全的各个方面入手,对邓小平的执政安全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历史考察,旨在为进一步维护并巩固新时期党的执政安全提供参考借鉴。本论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作为一项紧迫而长期的历史性课题的执政党执政安全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新时期开展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研究的意义与目标。第二部分从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及实践基础三个方面分析了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第三部分对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的主要内容的阐释是本论文最重要的部分。文章从邓小平维护执政安全的执政理念,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维护执政安全的执政主题,即“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大局”;维护执政安全的执政主体建设,即“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维护执政安全的执政方式,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反对以党治国”;以及维护执政安全的执政保障,即“笔杆子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和...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引言
(一) 执政安全研究——一项紧迫而长期的历史性课题工作
(二) 国内外对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研究的现状
(三) 开展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二、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一) 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 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三) 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三、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维护执政安全的执政理念
(二)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大局——维护执政安全的执政主题
(三) 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维护执政安全的执政主体
(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维护执政安全的执政方式
(五) 笔杆子枪杆子——维护执政安全的执政保证
四、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的特点
(一) 发展经济是最大的政治
(二) 用制度建设促进执政党建设
(三) 在总结经验中开辟新道路
五、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对后续中央领导集体的影响
(一) 明确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坚持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二) 深入开展“三讲”教育,努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三) 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有效维护党的执政安全
(四)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维护党的执政安全的本质要求
(五)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邓小平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和启示[J]. 黄满忠.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2]执政党自身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 徐必久. 党建研究. 2005(11)
[3]论邓小平对苏联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批判和借鉴[J]. 梅定祥.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4]试谈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共产党执政规律探索的新贡献[J]. 范秋迎,郝赪,张家慧. 青海教育. 2005(Z2)
[5]邓小平权力监督与制约思想探析[J]. 杨金颖.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5(03)
[6]邓小平与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 尹书博. 党史文苑. 2005(06)
[7]论邓小平的执政思想[J]. 陈宏.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4(04)
[8]邓小平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思考与探索[J]. 居继清,周青鹏.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4(05)
[9]从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到科学发展观[J]. 李君如.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4(08)
[10]邓小平对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理论贡献[J]. 王振民,高桂芳.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本文编号:3499615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引言
(一) 执政安全研究——一项紧迫而长期的历史性课题工作
(二) 国内外对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研究的现状
(三) 开展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二、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一) 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 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三) 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三、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维护执政安全的执政理念
(二)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大局——维护执政安全的执政主题
(三) 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维护执政安全的执政主体
(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维护执政安全的执政方式
(五) 笔杆子枪杆子——维护执政安全的执政保证
四、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的特点
(一) 发展经济是最大的政治
(二) 用制度建设促进执政党建设
(三) 在总结经验中开辟新道路
五、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对后续中央领导集体的影响
(一) 明确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坚持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二) 深入开展“三讲”教育,努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三) 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有效维护党的执政安全
(四)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维护党的执政安全的本质要求
(五)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邓小平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和启示[J]. 黄满忠.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2]执政党自身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 徐必久. 党建研究. 2005(11)
[3]论邓小平对苏联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批判和借鉴[J]. 梅定祥.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4]试谈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共产党执政规律探索的新贡献[J]. 范秋迎,郝赪,张家慧. 青海教育. 2005(Z2)
[5]邓小平权力监督与制约思想探析[J]. 杨金颖.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5(03)
[6]邓小平与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 尹书博. 党史文苑. 2005(06)
[7]论邓小平的执政思想[J]. 陈宏.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4(04)
[8]邓小平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思考与探索[J]. 居继清,周青鹏.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4(05)
[9]从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到科学发展观[J]. 李君如.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4(08)
[10]邓小平对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理论贡献[J]. 王振民,高桂芳.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本文编号:3499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99615.html